谈起被救助的过程、母子俩都非常激动 |
现场的观众也流下了感动的的泪水 |
《想见救命恩人 借钱也要来连》后续报道
母子昨日来连感恩“血亲”
一位在黑龙江,一位在大连,王福家和姜海两人的生命原本不会有任何“交集”。但同样的血脉,使得两人的命运能够相连。
如今,曾经的白血病男孩王福家的体内,流淌着的是来自姜海的血脉。"感谢你给我的生命礼物。"昨日当王福家第一次见到“血亲”姜海时,立刻给了他一个深深的拥抱。
许久,两人分开时,王福家眼里已满是泪水。
特殊的见面会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台下,当那首饱含深情的歌曲《爱的奉献》响起时,台上,一对母子俩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他们把眼前的一位小伙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这是一位让母子俩日夜思念和期盼的恩人。本来母子俩来大连前,准备了千言万语来感谢,此时,却都化为了泪水和紧紧的拥抱。
2005年10月份,当看到取自大连大学生体内、承载着爱心和希望的红色血液缓缓输入到儿子体内,这位母亲当时就用激动和颤抖的声音许下承诺:待儿子病好后,他们一定会来大连感谢恩人。
按照造血干细胞移植捐献工作程序,捐者与受者“一年内双方不允许见面”,正是这一规定使得母子俩的感恩之旅一直没能成行。但两年来,母子俩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
昨日上午,本来是大连市红十字会在大商步行街上举行“关爱农村先心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主题活动。但昨天,母子俩不仅来到大连,而且在这块场地上和自己的“血亲”谋面了。
王福家
“我曾经感到绝望”
生命对每一个人而言只有一次,而黑龙江双鸭山市宝清县的王福家--一个白血病患者却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而眼前的大学生姜海正是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人。
2003年,王福家中专毕业后不久,就被确诊患上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了救儿子,母亲徐辉不仅变卖了家产,而且四处筹钱。2005年2月份,在熬过了5个疗程的化疗后,基本消除体内的病变细胞,当时,母亲徐辉就向中华骨髓库申请供体。
对于母子俩而言,只有找到合适的供体才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希望。很快,哈尔滨红十字会就传来消息,称他们找到了一位HIA相匹配的造血干细胞供者,正当母子俩沉浸在喜悦中时,供者突然终止捐献。
而在随后的两个月里,王福家又连续两次遭遇配型失败和志愿者的拒捐。昨日,在谈及这段遭遇时,王福家称他曾为此感到绝望。
可母亲徐辉并没有丧失信心,她一边鼓励儿子,一边第三次向中华骨髓库递交申请。6个月后,大连便传来了好消息,大连一位年仅22岁的大学生志愿者姜海与她的儿子高配成功。
当时,辽宁师范大学学生姜海获知有一位黑龙江小伙迫切需要他的血液来救命时,他毅然结束了假期,迅速在大连红十字会的安排下,进行了健康检查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工作。
徐辉
“今天起我多了个儿子”
2007年3月29日,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后,王福家恢复了健康,而且还走上了工作岗位。他很激动,嘱咐母亲一定要给大连红十字会打电话,要到姜海的联系方式。
得到电话后,王福家直接拨通了姜海家的电话。王福家对姜海说:我身上流着的是你的血,从今天起,我们俩就是兄弟。从那天起,两个小伙子便常通过电话、网络联系,共同分享彼此的苦与乐。
不久前,王福家通过大连红十字会了解到姜海今年7月份就要毕业了,但因为所学专业限制,一直没找到合适工作,这一消息让王福家颇为挂念。正是因为此,也加速了这次感恩之旅的成行。
昨日,在谈到和受供者王福家的关系,姜海说自己多了一个血脉相连的兄弟,这笔财富是任何情感都无法取代的。而徐辉在看到姜海时也高兴的说,今天起她又多了个儿子。
今天,王福家和母亲徐辉还将和姜海一道,去往姜海沈阳的家中,以感谢姜海的父母。因为当时两人高配成功后,正是姜海父母的支持,才使得移植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