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8日电《瞭望》新闻周刊近期在基层调查中发现,目前中国从上到下,干部民众,越来越多地从法治角度去理解和评判社会深刻变化、体制急剧转型和利益深度分化。目前,“司法公正度”成为人们评价司法活动的标准,而“部门立法”难以服众。
《瞭望》的文章说,无论是普通干部、人大代表,还是民众;无论是从未打过官司的人,还是打过官司的人,在谈到法治建设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司法不公”问题。典型的说法是,“穷人打不起官司”、“没有关系打不赢官司”、“执行难难于上青天”、“宁愿上访也不要打官司”等等。
近年来,随着司法监督力度加大,一些错案得到了纠正,这些案件经媒体公开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无形中似乎强化了人们对“司法不公”的认识。当前,涉法涉诉案件激增一定程度反映了社会对司法公正的认可度不高。据江苏省信访局统计,涉法涉诉案件已经连续2年居新增信访案件的前列。
一位在基层法院从事多年审判工作的法官也坦言,法院审判案件的确容易受到方方面面的干扰,突出表现是“案件一进门,两头都托人”。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审判工作总是被先入为主地蒙上了一层“司法不公”的阴影,困扰着基层司法人员办理案件。
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立法是提升法治水平的重要基础。有关法律人士对目前存在较为严重的“部门立法”现象表示担忧。社会上也对部门通过立法实现与民争利的做法表示不满。
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林来梵说,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地快速立法活动,一方面使法律体系迅速完善,但另一方面,有关立法“宜粗不宜细”、“有比没有好”的思路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许多问题。首先,有些法律的制定缺乏民众的广泛参与,立法者又缺少深入调查,许多从国外移植的法律规定难以在中国社会背景下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成为一纸空文;其次,部门参与立法客观上导致了法律的“部门化”倾向。特别是一些垄断行业,在起草法律草案时加入了大量有利于部门垄断利益的法律条文,按照这样的法律来进行经营、服务,势必会造成部门利益损害公共利益。(郭奔胜傅丕毅)(来源:综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