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关于军事训练转变指导的几点思考

  导读视点

  推进机械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转变,是提高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的战略规划,是实现今后一个时期军事训练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落实全军军事训练会议精神的实践枢纽。

当前,应十分注意加强对实现军事训练转变的指导,十分注意以务实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保证军事训练转变起步就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

  深刻认识军事训练转变不是单纯的技术条件转变,而是战略性变革,从而能动地把握转变指导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路径

  理解战略内涵。“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拓展了我军传统职能,对军事训练提出了新要求。这一新要求是战略性的,集中体现在通过训练使我军获得新的作战和行动能力上。历史使命也赋予了我军新时期建设的总方向,规定了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大路径。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从训练理论到训练实践、从训练内容到训练方法、从训练要求到训练标准、从训练体制到训练机制,都将发生深刻的、强制性的、我们并不熟悉的变化。转变必须满足“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战略要求,不只是在训练领域改善条件,而是应从战略上创新训练能力。

  依托作战拉动。把军事训练转变的导向和要求,概括为“机械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转变”,本质上是用新的作战指导理论牵引军事训练的改革发展,解决训练实践与作战要求不尽适应的问题;信息化不只是训练技术条件的描述,更是新的作战思想和战法的概括,是具体的战场行动要求;军事训练转变的实践必须充分依托作战指导的拉动,通过积极有为的基础性工作,训出适应历史使命要求的作战能力,推进作战能力由机械化、半机械化为主向信息化主导转变发展。

  创造基础条件。应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认识训练转变的条件:软件主要指信息化的训练思想和由此导向规范的训练体制、机制、内容和方法;硬件主要指信息化的训练环境和支撑训练实践的信息平台。创造信息化的训练条件,本质上就是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按信息化作战的要求组织训练。当前我军已进行的一些训练改革应当坚持。如在训练思想和内容、方法上的“联合训练、一体化训练、针对性训练、递进训练(相对周期训练)”;在训练基础条件和手段上的“基地化训练、网络化训练、模拟化训练”等,这些训练软硬件的改革发展,构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训练条件转变的主要内容。依托这些成果,抓住发展要点,训练条件转变的宏观指导和具体实践,是能够获得主动并取得实效的。

  军事训练转变的要旨是发展,应能既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又遵循军事训练发展的一般规律

  转变应遵循“练为战”规律。推进军事训练转变,必须遵循“练为战、战训一致”的基本训练规律,力避“为转而转”的内容设计和形式化的训练方法;紧密结合使命要求和各部队的具体任务推进训练转变,在指导和实践上有选择、有创新,确实使“转变”转向提高信息化的训练能力,形成信息化的作战能力。遵循“练为战”基本训练规律,是一个实践问题。坚持“练为战、转为战”,等于抓住了训练转变的纲,“纲举目张”,许多技术运用和物质条件上的制约矛盾都可以从中获得解决,从而保证军事训练转变起步正确,并持续物化为部队战斗力。

  转变应遵循“分类指导”规律。应把优化训练组织体系,作为推进军事训练转变的基础性问题加以解决。多数部队的备战性训练转变,应主要围绕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问题展开,重点是按大纲、教材规定的内容、方法、步骤,以年度为周期,规范化推进训练转变,逐级形成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基本能力;部分部队的针对性训练转变,应重点围绕具体任务,采用超常方法推进训练转变,按照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进行指向性明确的转变建设和针对性训练,训练转变的内容应当少而精,方法高效顶用;指定部队的试验性训练转变,应总体规划设计,指定军种部队或联合部队具体试点,在最新作战理论指导下,根据部队转型发展需要,以一体化新装备为依托,探索跨度较大的信息化训练转变模式,可突破训练大纲,采用战、建、训紧密结合的改革方法组织训练转变;保障(预备役)部队的保持性训练转变,应以提高人员素质、打下信息化战技术基础为目的,进行保持基本作战能力的军事训练。

  转变应遵循“战斗力逐级生成”规律。无论训练条件怎样变化,军事训练由基础到应用,从技术到战术,逐级合成、逐级形成战斗力的规律不会变,也不能违背。因此,基础训练必须抓标准,强化转变素质:适应军队建设转型、武器装备更新的实际,对基础训练的内涵进行完善和更新,以提高官兵信息素质为重点,集中力量补“短板”;同时处理好信息化训练与传统基础训练的关系,建立覆盖基础训练全部内容的质量标准体系,形成个人、建制单位按纲施训、达标推进的训练机制,规范比武、考核方法,打牢训练转变的素质基础。应在各类训练中坚持转变的思想:

  合同训练必须抓规范,贯彻转变方法:坚持把重点放在提高指挥军官及部队基本战术素养和学会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行动的方法上,提高部队遂行信息化条件下多类型作战任务的能力;引入先进的信息化训练手段和先进的合同战术训练方法,如网络化训练、模拟化训练、基地化训练、对抗性训练、战术训练质量评估等,逐步而全面地实践新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实现信息化训练手段与传统训练方法的有机融合,推动训练转变在一线部队落到实处。

  战役训练必须抓课题,构成转变导向:确立以上带下的训练转变指导思路,依托现行作战训练体制,用战役训练课题导向基础训练、合同战术训练的质量要求,牵引训练转变贯彻于各个训练层次,使训练转变与训练递进发展规律相适应、与信息化作战能力逐级生成的要求相融合。进行周期性的联合作战实兵演练,组织有重点的战役作战能力及战役训练质量评估,发挥战役训练在转变中的龙头作用。联合训练必须抓能力,达成转变目标:联合训练是各个训练层次中都应当实践的训练思想和方法。应与战役训练课题紧密结合,按“战、建、训一体”的要求,构建由网络和数据链支撑的联合训练平台,以提高联合指挥、联合行动、联合保障能力为重点,进行规范化的基础训练,扎实提高部队联合作战的基本能力,真正达成通过训练转变提高信息化作战能力的大目标。

  推进训练转变的当前枢纽是构建信息化训练平台。应针对具体作战对象的特点和薄弱环节,选择具有对抗优势的技术思路和战法模式进行建设,形成既能在实战中“制敌而不制于敌”,又可在训练转变中支撑实践的信息平台。在建设方法上,则应努力走开综合集成、双轮驱动、指技合一的建设道路。

  军事训练转变是一个过程,应与提高官兵素质、形成履行使命能力和建设转型相一致,并用任务载体支撑目标实现

  应努力做到“三个一致”:

  实现转变与提高官兵信息素质的过程性相一致。推进军事训练转变更是一个人才建设工程。既需要大幅度提高现役官兵的信息素质,还需要在造就当前一代的同时,为下一代的发展打好基础。训练转变的组织者要把信息化人才工程,作为任内训练部队的一个主要目标来实现。部队官兵信息素质的提高,根本措施是把部队训练和院校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产生持久的、普遍的效益;同时重点配置好关键岗位信息化作战、训练、建设带头人,创造一种指挥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谋人员相互补充、综合集成、成系统工作的机制,用带头人带动官兵信息素质的提高。

  实现转变与形成使命能力的持续性相一致。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要求我军从现在起就必须积累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能力。包括既要具备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还要形成军事威慑行动、军事危机处理、军事外交活动、国际维和、反恐维稳和抢险救灾等非战争性军事行动的能力。实现这一战略要求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持续积累能力,而且是边建边用、边训边用。对军事训练转变的指导,应着眼逐步形成使命能力这个实际,创新训练理念和实践方法,瞄准差距,步步落实,持续提高信息化主导的履行使命的能力。

  实现转变与建设转型的整体性相一致。把军事训练转变放在军队建设全局之中,自觉置于中心位置,与各项工作互为促进,转变才有基础,发展才有依托。应充分利用军队各项建设成果为训练转变提供的条件和动力,在人才、物资、经费、装备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积极为训练转变创造保障条件。同时应充分运用转变形成的信息化战斗力生成检验功能、思想教育功能、治军组织管理功能和建设成果的整合功能,从机制上解决军事训练与其他建设协调发展问题,确保军事训练转变与军队建设各项工作同步推进。

  真正实现上述的“三个一致”,军事训练转变指导必须以任务载体为支撑:

  把训练内容改革作为标志性工程抓紧抓实。着眼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重点充实信息化基础训练内容,拓展军兵种集成训练、各层次联合训练和其他多样化训练内容,完善士兵“三能”和军官“四新”训练内容,切实把使命要求转化为具体训练任务,逐步构建与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要求相适应的训练内容体系。通过以深化训练内容改革为切入点,解决信息化条件下“训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带动“怎么训、怎么保障、怎么管理”等问题的解决,实现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的整体推进。

  从组织指导层面上规范任务。理清军事训练组织体系,使训练转变的目标具体化、任务化、规范化,取得能够适应使命要求和激励全军士气的近期效益;区分层次、类型抓好军事训练转变先行,用以点带面的方法推进军事训练转变;积极营造务实的训练转变氛围,运用达标机制强化部队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训练,统一部署、具体要求,形成大抓、真抓、实抓的局面;规范展开军事威慑、军事外交、反恐维稳、应急救援、国际维和等非战争行动内容的训练及跨国军演,开辟新的训练指导和实践领域;正确处理现有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与一体化训练探索的关系,滚动完成现有训练模式向一体化训练的过渡。

  逐步解决训练体制机制问题。军事训练领导体制是实现训练转变的重要条件之一,与军队建设体制、作战指挥体制是一个整体。当前相对可行的选择是,对可操作的联训联演、基地轮训、协作训练等组训机制进行规范,实施滚动改革,促进训练体制机制的优化与军事训练转变的要求相一致。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