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东亮)记者日前从市垃圾分类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作会上获悉,今年全市将在约300个居住小区、社会单位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使垃圾分类小区达到2127个。今年本市还将解决垃圾混装收运等问题,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率将提高到30%。
市市政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止到2006年底,全市共有1827个居住小区(大厦、工业区)、社会单位具备实行垃圾分类收集的条件,覆盖人口达到380万,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43%,资源化率达到24%。今年,本市将新增垃圾分类小区300个,覆盖人口80万人。到今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将达到50%,垃圾资源化率要达到30%。
垃圾分类处理的关键在收集和运输。据介绍,为了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目标,本市今年将重点解决垃圾分类过程中混装收运问题,着重做好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衔接工作。对已经开展垃圾源头分类的小区和社会单位要统筹考虑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终端处理设施对接,未能达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小区和社会单位,在考核中不予通过,实行一票否决。
在分类方法上,仍按照“大类粗分”的原则,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三类。各分类小区或单位产生的可回收物直接进入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包括固定和流动的回收网点。
另外,本市将鼓励利用科技手段,在平房地区、非物业管理居住区、社区等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新技术试点工作。RJ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