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失望之后把“连家也养不起”的丈夫扫地出门;一个在法庭上哭诉“他天天玩网络游戏”,同样的两对“80后”婚姻走进了同样的死胡同。在近日的一次调研中,闵行法院的法官发现该区“80后”离婚的小夫妻人数持续走高,其中,结了婚仍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啃老族”占了多数。
本报记者
陈轶珺
案例
当24岁的小红(化名)抱着1岁的女儿走出闵行区法院的大门,她不知是喜悦还是悲伤。喜的是,在法院的主持下,她和小军(化名)那段不到两年,其中却有近1年处于分居状态的婚姻终于能够彻底解体了,悲的是,她对今后的婚姻之路也产生了恐惧心理。
小红和小军是初中时的同学。2001年,两人高中毕业后开始交往,两人同居时都刚过20岁。2005年10月,刚到结婚年龄的小红和小军携手迈进了婚姻的殿堂。此时的小红已怀孕数月,她希望小军能在婚后担负起丈夫的责任,却发现小军劣习难改,经常出去搓麻将到深夜。两个月后,女儿的降生并没有为这个小家庭带来欢乐,小军依然故我。然而,小军却认为在这段婚姻中,妻子的过于强势让他感觉缺少了男人的尊严。“她做得很绝,竟将女儿改随她的姓,我越想越生气。”小军回忆说,在小红及其家人的眼里,自己因为“连家也养不起”,因此并不“算个男人”。
2006年4月,小军晚上回家掏钥匙开门,发现门始终打不开,这才意识到小红已换了锁,彻底把他“扫地出门”了。两个月后,他接到闵行区法院的传票,妻子已走上法庭要求离婚了。
法院审理后认为,两人是初中同学,建立恋爱关系的时间比较长,应认定双方婚姻基础尚好。2006年7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小红要求与小军离婚的诉讼请求。此后,两人一直处于分居状态。今年3月7日,小红再次走上法庭要求离婚。在法院主持调解下,两人最终达成离婚协议,这段不成熟的婚姻就此画上了句号。
与小红几乎经历同样苦恼的燕子(化名)今年3月将丈夫告至闵行区法院要求离婚,她在法庭上哭诉道:“我再也不愿过这样的生活了。我们结婚后,他几乎天天在打网络游戏,全靠爸妈在照顾我,他从来没有担起一个丈夫的职责来。”
调查
80后离婚近年猛增
日前,闵行区法院对“80后”离婚现象作了统计,自2003年以来,该院共受理了249件当事人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离婚案件。其中,2003年仅8件,而2006年一下子猛增到145件。
类似现象在上海其他法院也出现,普陀、浦东和金山等法院的法官均发现,“80后”草率结婚又轻率离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来自民政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去年本市离婚人群中,30岁以下的青年就达5786对,占总数的15.71%。
婚姻头号杀手缺乏宽容
根据闵行法院的法官统计后发现,缺乏忍让和宽容,成为80后人群婚姻头号“杀手”。
在法院审理的“80后”离婚案件中,多次作为代理人的一位律师告诉记者,“‘80后’独生子女成为离婚高发人群,跟父母从小过分溺爱,凡事帮孩子拿主意,养成孩子缺少忍让性、宽容度有直接关系,这导致了他们的婚姻稳定性下降。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代人对婚姻感情质量的要求更高了。对平淡生活的不满,使得他们不愿意‘凑合’,一些由生活琐事引发的‘婚姻死亡’现象就越来越多了。”
“啃老族”离婚比例大
闵行区一位法官感慨地说:“案件涉及的夫妻双方九成以上为独生子女,该群体中许多人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淡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啃老族’,婚后不但在双方父母家蹭饭,甚至每月还需父母接济,生活基础很不稳定。由于他们还没有完全摆脱孩子的心智,兴趣爱好、朋友等往往很容易使他们分心,因此在婚姻生活中难以担当好一个丈夫或妻子的角色。”
离婚越来越“简单方便”
由于“80后”离婚案件当事人大多没有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使得他们离婚时的顾虑少了很多。据闵行区法院统计,在已审结的案件中,离婚率达50%,其中,判决离婚的占总数的12%,调解离婚的占总数的38%,可见离婚也显得“简单”、“方便”得多。
建议
80后婚姻观念需加强
闵行法院法官建议,有关部门、社区、家长应当加强对上世纪80年代出生人员的家庭责任感、社会使命感教育。该年龄段青年也应加强对婚姻生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慎重对待婚姻问题。
家长里短
民选好亲家情胜亲姐妹
本报讯
记者 吴晓青 通讯员舒祖康“瞧这一家子,她不要太有福气阿!”这是浦东耀三居委会主任陈惠琴经常听见的一句话,街坊邻居都羡慕她婆婆的福气好。原来,陈惠琴家里住着三个老人,年过七旬的父母一直细心照顾着94岁的亲家母,至今已经5年了,被当地传为佳话。日前,陈惠琴的母亲张秀英更是被当地居民一致评选为“好亲家”。
母亲欢迎婆婆“入住”
陈惠琴的婆婆周阿婆今年已经94岁了,全家人都唤她为“阿奶”。最近,周阿婆刚刚过完生日,一家6口人难得聚在一起,吃了一顿长寿面。
得知记者要来采访,陈惠琴的妈妈张秀英一晚上都没有睡好,她对女儿说“做这些事情都是应该的,不晓得可以跟记者说些什么”。最近,周阿婆的身体不太好,虽然小病不断,阿婆仍爱吃“阿妹”烧的虾仁。“阿妹”是老人对亲家母张秀英的昵称,她们俩比亲姐妹还要亲。
“大约5年前,我的公公过世了,我们就把婆婆接过来一起住。”记者在陈惠琴的家里看见,三室一厅的房子整理得一尘不染,这都是张秀英和老伴的“成绩”,一家人每天的生活也都被两位老人安排得井井有条。
床前响铃24小时备用
上个月的14日,周阿婆突然生病,被送往附近的上钢医院抢救,医生说需要卧床修养一段时间,张秀英担心老人吃不惯医院的菜,每天下厨烧虾仁炒蛋,送到老人的病床前,周围的病友都以为她俩是一对亲姐妹。
“为什么不请保姆呢?”面对别人的提问,张秀英总是一边摇头一边说:“亲家母不习惯的,她习惯吃我烧的小菜。”为了防止意外,家人还特意在周阿婆的床头安装了响铃,老人可以随时按铃呼叫。5年中,张秀英和丈夫毫无怨言地照顾着亲家母。每天早上,夫妇俩变着法儿做各式点心给周阿婆换胃口;老人爱吃鱼,夫妇俩怕老人被鱼刺鲠着,就剔了鱼骨让老人吃;夏天吃西瓜,夫妇俩用勺舀出瓜瓤去掉仔给老人吃;周阿婆爱干净,张秀英就天天帮老人洗澡、擦身。每一个家庭成员也都配合默契,大家从未红过一次脸。
“我真是好福气呀,有这样的好亲家来照顾我。”虽然行动不便,但周阿婆经常对邻居们赞叹,“这么好的亲家,大概是自己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家不和 父险打落儿左耳
本报讯
实习生 张飒 记者李刚昨天中午,头破血流的小薛被姨妈何女士送到长海医院,小薛的左耳被打得几乎脱落。“是被父亲砸的。”21岁的小薛说。而父亲薛先生告诉记者,上午他让儿子服药时,两人发生争执,“动手时把他误伤了。”目前警方已经介入此事。
“耳朵几乎都掉下来了,缝了八针,还不知道会不会有后遗症。”衣襟上满是血迹的何女士心疼地望着外甥对记者说。
据何女士出示的验伤单显示,小薛不仅左耳裂开缝合8针,头顶还有两处伤口,此外眼眶上、手臂上也受了伤。“他早上10点多跑到我家,满身都是血,怎么都止不住,就赶紧送到医院来了。”何女士从包里捧出一大袋止血用掉的棉花,“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对于事情的起因,何女士表示不太清楚。小薛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他一早回到家,不知道为什么就开始打我。”据何女士介绍,今年21岁的小薛初中毕业后,在技校读了半学期就肄业在家。提起小薛的父亲,何女士语气中有些不满。
记者随后电话联系到了小薛的父母。“儿子在哪里?哪家医院?我要去看他!”小薛的母亲显得很激动。薛先生告诉记者,对儿子的情况他一点也不关心,“他为了钱,连我们父母都不认了。”当记者问起小薛受伤的原因,薛先生称,“医院里配的药他也不吃,这次让他吃药时把他误伤了。”此外,薛先生表示,儿子不上进才是家庭不和的根本原因,也是昨天发生争执的原因。
社会学家
教育需要付出
作为家庭教育课程的讲师团成员,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夏国美教授对此表示,“家长对孩子的暴力实际上反映出他们在教育问题上的束手无策。”而孩子一直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也会导致父母的不良情绪不断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以暴力的方式发泄出来。”“培养孩子是长期的过程,帮孩子纠正不良习惯也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夏教授认为,作为父母应该克服自身的焦虑,耐心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这需要真正的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