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5月8日电(记者 刘恺) 黑色的T恤和牛仔裤,脚上是一双红色的休闲鞋,艾木拉姑的模样让她的母亲有些不知所措——这可不是新疆维吾尔族女孩一身艾德来斯绸的传统打扮。
在过去的一年间,17岁的艾木拉姑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伽师县江巴孜乡8村的农民转变为海滨城市——浙江海盐县华顺玩具厂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
2006年3月29日,艾木拉姑和她的211名同乡维吾尔族农村姑娘踏上了赴内地务工之路。这是新疆历史上首次有组织大规模赴内地务工。
今年4月中旬,艾木拉姑和玩具厂的一年合同到期。回到家乡的她和刚走出家门时已经判若两人。
“去年,家里曾经坚决反对我到内地去务工,一向疼爱我的妈妈甚至还动手打了我。”艾木拉姑说,“他们担心我去了能不能养活自己,也怕村里人说闲话。在我们这儿,女孩子是很少出门的。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到外面去闯一闯。”
“去年一年,我给家里寄回了四千元钱——这比家里五口人一年的种地收入还要多出五百元。家里用这笔钱购买了化肥和其他农用物资,这极大地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艾木拉姑很骄傲地说着自己的收获。
“在内地务工的时间里,这些姑娘们克服了很多的困难。”送这些姑娘到浙江去的伽师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迪拉热说。
“刚来的时候,习惯了沙漠边缘干燥气候的姐妹们初到湿润的大海边就‘集体感冒’,不过家乡这边的政府派了厨师随行,我们能吃上和家乡一样的馕饼、拌面和拉条子。当然还要学会说汉语,学会操作机器。”艾木拉姑对记者说。
“内地发达地区的农民家里很富裕,他们开汽车,住楼房,很让人羡慕。”亲眼目睹了当地农民是如何勤劳致富,亲身体验到自己家乡与内地的发展差距,用自己的双手挣到远比在家里多的钱,这一切对她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触动。她们逐渐从散漫的农民变成了惜时如金的产业工人,从初出家门的懵懂少年成长为有生活目标的成熟青年。
迪拉热说,在几年前,对世居在沙漠边缘的维吾尔族农民来说,走出乡村到城里去务工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尤其维吾尔族姑娘,不允许在外面抛头露面,更别说到内地去务工了。
伽师县地处新疆西南、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从去年开始,进城务工特别是赴内地务工越来越受到新疆农民的青睐。一批批来自全疆各地的农民走出乡村,从茫茫西域远赴东部发达地区务工。
据新疆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计,2006年,全区向内地输出劳务人员达10.7万人次。今年一季度,政府组织向内地输出劳务人员1.84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