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姜小华因为小儿麻痹症,腿部严重残疾,但是她不仅考上了大学,又读了公费研究生,拿到了英语六级证书、英语中级口译证书、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但是,面对就业,她遭到了挫折:投出去的28份简历收到的全是“拒绝”,她在简历的自荐信中都表明自己是一个残疾青年,难道姜小华这样做错了吗? |
残疾女研究生的28份求职简历
本报记者 陈艳萍
姜小华几度落泪,但微笑一直挂在脸上,她就这样泪中带笑地接受着采访。姜小华说,人要有尊严地活着。因为小儿麻痹症,她腿部严重残疾,但是她的成绩一直优秀,考上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又读了该校公费的研究生,拿到了英语四、六级证书,英语中级口译证书,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
但是从去年9月底到现在,姜小华投出去28份简历,收到的全是“拒绝”,当有的单位当面拒绝她时,姜小华总是礼貌地对对方说,“没关系,我可以理解”。
小儿麻痹症
皮肤白净、面容清秀的姜小华坐着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知性、优雅的。但是当她站起来走向记者时,记者在一刹那的惊愕后只能无奈叹息,普通人再平常不过的走路,于她必须倾斜着身子,腿部甩开180度,左腿带动残疾的右腿迈向前。见到她的第一眼,记者就在想,不知道她是如何顶着世俗的目光一路走进大学,读完研究生的?
都是可恶的小儿麻痹症。姜小华出生在高邮市的一个农户家庭,当姜小华才刚满一周岁时,在一次高烧后,她的腿部就残疾了。
关于那次经历,父母一直都很少提起,即便提起,也只是淡淡地带过。
长大后,姜小华从邻居们口中得知当时父母的痛彻心肺,“他们带着我到处去看,花光了所有积蓄,做了很多次手术,但是没有用”,十几岁时,姜小华又接受了一次手术,但是手术仍旧没能起到矫正的作用。
高分进大学
小时候,天真的姜小华并没有意识到身体上的缺陷,她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上学,她成绩很好,小伙伴们也喜欢和她一起玩,她有很多好朋友。
即便是初中、高中,姜小华也还是开朗乐观的,但是高三阶段发生的一件事,第一次让姜小华感觉到自已因为残疾而和别人不一样。那年,她所在的高中有一个申报江苏省优秀三好学生的机会,无论是从成绩还是从品德各方面来说,姜小华都是最符合条件的,但是省优秀三好学生体育要达标,这一项姜小华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她因此失去参选资格。
当班主任将姜小华叫出教室,找她谈话告诉她这个结果时,姜小华表现得很镇定,她对老师说,“噢,没关系的”。但是回到宿舍,她还是忍不住偷偷地哭了。
以后的很多年,姜小华常常想起这件事,她想,也许这就是此后自己遇到的许许多多困难的一个序幕吧。
高考,姜小华考得不错,但是高三的班主任还是莫名地担忧,担心高校会因为姜小华的身体缺陷拒绝她,班主任给姜小华出主意,让她给省领导和报考的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写信。
太想读书的姜小华按老师的建议做了,令她没想到的是,省里的一位领导和中医药大学的陈涤平副校长都给她打来电话,姜小华顺利进入大学。
考上研究生
姜小华早就意识到自己的不一样了。
当别的刚刚跨入大学的同学们还用好奇的眼光四处打量或大度地挥霍青春时,姜小华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她有着自己的理想。她想更深入地了解给自己造成伤害的疾病,内心里她很想攻克它,当初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中医临床专业,也是这个原因。
怀揣着理想,姜小华在图书馆、自习室逗留的时间很长,她年年获奖学金,她拿到了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她入了党,她不怨天尤人,她想实现自我突破,她勇敢地走到人前,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得了三等奖。
就这样,姜小华四年大学生活充实地结束了。
在找工作时,她碰了壁,并且屡屡碰壁,姜小华没有气馁,她想考了研究生就业面会更广一些。姜小华如愿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专业的一名研究生。
|
|
|
|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