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深圳特区报人视野开阔触角敏锐,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报纸的品位和档次
深圳特区报主旨鲜明可读性强
“深圳特区报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版面活泼、文风清新、可读性强,是我十分喜爱的一份报纸。
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
曾在深圳市担任领导的宋海对深圳特区报熟悉而亲切,以前在深圳,深圳特区报是他每天必看的报纸,现在在省里,深圳特区报也照样是他每天要看的报纸之一,如果哪天没看深圳特区报,他会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宋海说,深圳特区报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诞生和成长的一份富有特殊意义的报纸。过去的2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很短暂,但深圳却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了令世人瞩目的大都市,深圳特区报也从诞生时的一张地区性报纸发展壮大为现在在全国有影响的大报。他认为深圳特区报人视野开阔,触角敏锐,能够根据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报纸的形式和内容,注意提升报纸的品位和档次,所以能发展迅猛,实力大增。“据我所知,深圳特区报已从过去的对开4版增加到现在的对开50多版,日发行量年年跃升,非常了不起。”
宋海对深圳特区报的地位评价颇高,他说:“我觉得深圳特区报是深圳特区乃至中国经济特区的一个‘窗口’。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建设风起云涌,深圳特区报是这段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全面生动地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也是深圳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很好地担负着传播改革开放前沿信息的重任,使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了解深圳,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深圳特区报还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推动者,它不仅通过自身的努力推动了特区的事业,而且通过对改革开放试验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先进经验的宣传报道,间接地引导和启发了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风格特色“正”、“特”、“新”
因为长期阅读和品味深圳特区报,宋海对深圳特区报的风格特色有非常独到的认识,他概括为“正”、“特”、“新”三字。他说:首先,很好地体现了一个“正”字。作为中共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不仅是党的喉舌,也是深圳人民的喉舌,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近年中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时,深圳特区报持续组织了大量报道,既能够很好地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进行宣传,又能够就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寻找舆论热点和新闻着眼点营造氛围,老百姓爱看,宣传效果也很好。因而,深圳特区报的舆论宣传成为深圳公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旋律,在多元化的社会声音中起着主导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深圳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
其次,很好地体现了一个“特”字。特不仅表现在紧扣特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线办报,还表现在一些特殊的重要历史时刻所起的独特作用。大家不会忘记,1992年3月6日,深圳特区报刊发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第二天,新华社全文播发,全国很多报纸均在头版头条登载。这篇通讯引发了巨大的新闻效应,使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一时成为全国舆论的主旋律。
再次,很好地体现了一个“新”字。深圳特区报富有创新精神,很好地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善于学习国内外一流报刊的先进经验,创办了一些广为人知的新栏目,同时善于组织深度报道,善于挖掘有挑战性的新题材,善于发现老百姓关心的社会新话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体育、艺术等多个领域,信息量大,报道有新意。
打造成为文化产业旗舰
深圳特区报诞生至今,始终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各级领导的关怀爱护,当记者向宋海副省长辞别时,他还特别叮嘱:“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当前,全国人民正加快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广东省和深圳市责任更重。因此,深圳特区报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一主题,唱好主旋律,通过把报纸办活办精,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再立新功。可读性是报纸的生命,办活就是不仅形式版面要活泼,更重要的是内容和语言也要严肃活泼。严肃活泼并不矛盾,深圳特区报要广纳百家之长,更好地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传递好党和政府、社会和老百姓的声音,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倡导清新活泼的文风,打造成为深圳新闻媒体乃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旗舰。办精就是要更好地精益求精,抓质量,抓品牌。深圳特区报已经是很响的品牌了,但还要不懈地追求,无论是策划报道还是组织采访,无论是版面安排还是图文布局,甚至无论是标题还是标点符号,都要考虑周全、仔细推敲,从每一个细节入手提高办报质量,提升品牌的内在价值。”(本报广州5月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