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先
北京,百条重点大街、千条胡同和奥运场馆周边的道路上,今年入春后出现了一支您看得见或看不见的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队伍,他们用自身行动实现着“我奉献我监督我快乐”的诺言——
京城“暗哨”
举报人是谁?不知道,举报人在哪儿?不知道……
可传来的信息却是清晰明确的,4月26日上午10时31分40秒,朝阳区团结湖街道城管监督中心的网络界面上,蹦出一张照片,有个小贩正蹬着平板三轮转悠。
举报信息说明——三四条附近现有一无照收废品游商,对环境破坏程度:严重。信息出现半小时后,这个游商被迅速赶到的城管队员查处。
就在这一天,团结湖街道城管监督中心下派指挥中心近20件类似的环境处理案例,每件都在两小时内迅速查处。城管队员们并不关心举报人是谁,他们关心的是问题如何尽快解决。因为在规定时间内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或处理,监督中心网络界面上的黄灯就会亮起,以示警告;而超过规定时间或复查不合格,红灯就会亮起。
团结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郭根亮自豪地说:“今年以来,我们这红灯从没亮过!”除了肯定地区城管队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外,郭主任还由衷感谢那些暗中给他们提供准确信息的环境监督员们:“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也不认识他们。可他们在默默地为环境建设做贡献。”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脚步声近了,当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被发动起来,自愿投身到环境建设工作中时,我先发现了这些可爱的“暗哨”。
据朝阳区2008环境办宣传动员部部长高富宝估计,在他们区,这样的“暗哨”,至少有600多个(人),他们受政府部门委派,携带既可摄像又有对讲、传输网络信息功能的“城管通”,在参与城市数字化管理的同时,也和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机制相对接。
有记者同行告诉我,那天,他就在宣武区长椿街看到一位疑似“暗哨”,这位看上去四十开外的男士长得文文静静,骑着一辆发旧的26男车。可遇上附近电线杆上贴有小广告,便马上下车掏出包内的一个小刮铲,将小广告铲下,放入车筐内骑车远去了。“他既没戴红箍,也没挂胸卡,俨然一机关干部形象,可那麻利的举动让我投去钦佩目光。也许他包里就有‘城管通’吧。”记者同行猜测。
在“暗哨”们行使无声的环境建设监督职责同时,还有一支更加庞大的活跃力量与他们并驾齐驱。
社区明岗
“忙大姐”急了。
她第6次给团结湖城管分队副队长何桦打来电话:“你看不起我老太太是怎么着?我身体好啊,还能做贡献呢,就是不让我参加,该管我还管……”
一席话终于感动了副队长何桦,他决定,破例发展这位81岁的“忙大姐”担任社区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员。这样,原本报名选拔的6位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员扩大成了7位。城管队连夜为这位“加塞”志愿者赶制了一个胸卡,以便让她郑重参加第二天的七姐妹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岗成立仪式。
人称“忙大姐”的李焯华,是团结湖地区有名的公益明星,平日里就爱为社区的事忙乎。2月10日,她得知地区城管队正在选拔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员,马上赶去报名。可人家条件规定年龄最高不得超过74岁。不服气的“忙大姐”认准要为社区环境建设出份力,便有了上述的那番过程。
“忙大姐”们上岗后,每天挂着胸卡或戴着红箍在社区内分时段巡视。清晨和傍晚往往是专职城管队员的“间歇”,她们就在这时出现。而她们的职责很明确:参与辖区环境秩序的义务巡查和监督,维护小区和公共场所的环境秩序,主动劝阻制止和举报不文明行为。
4月11日,“忙大姐”用8分钟就成功劝阻了一件有碍小区环境卫生的行为。那天下午4时,她巡查至离自己家相隔两条小马路的一栋单元楼前,发现有人将装修垃圾堆在了楼门外。“忙大姐”马上找到男主人,亮明身份,劝说他把垃圾收拾干净。谁知男主人不仅不理还对她出言不逊:“吃饱撑的,多管闲事,这么大岁数瞎溜达什么!”受了委屈的“忙大姐”一边拿出手机向社区城管队举报,一边找来簸箕笤帚和编织袋,颤巍巍地收拾起来。一旁的邻居们看不下去,也过来帮把手。男主人脸上再也挂不住了,赶紧叫来装修队工人一起清理。
待城管队员赶到时,装修垃圾清理已经进入尾声,只见男主人一个劲儿向“忙大姐”致歉:“我错了,以后一定向您学习,保护小区环境……”
“忙大姐”只是全市万名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员中的一个缩影。
3月24日上午,在丰台体育场,当一位副市长向6支队伍的代表授予了“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岗”的大旗后,就拉开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环境建设的序幕。
来自18区县的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参与北京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的人员已达16045名。我们注意到,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员代表着社会单位参与,成为这次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活动的又一大特色。
店铺“兼职”
也许您还记得出现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门前三包”。当社会的经商风潮影响到北京许多街面的卫生状况时,有关部门推出了行之有效的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门前三包”自律制。如果把当年的“门前三包”解释为“自扫门前雪”的话,那么眼前的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岗又增加了“也管他人瓦上霜”的内容。
丰台区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岗的目标明确指出:“采用一岗双责的工作模式,即将‘门前三包’监督岗与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岗有机结合,以门前为单位,每个门店设立一处监督岗,明确一名监督员,并逐一登记,形成完整的工作台账……”
由“社会单位”组成的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岗,星罗棋布出现在京城重点大街和奥运场馆周边道路上,有商店、有企业、有军营、有机关学校、有物业公司、也有街头修车铺……他们中或许有一位志愿监督员作为代表,或许有一支几个人的监督小分队作为表率。不论这些“社会单位”的代表人数多少,都行使共同的一岗五责。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母秉杰解释道:五责的核心,即除了负责单位内外环境卫生和环境秩序,还要履行监督自己周边环境的义务。
宣武区,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上的一商大厦3月担当环境监督岗后,就固定了4位监督员,他们不仅负责维护好自己大厦的环境卫生,还清理周围街面乱丢的茶叶筐,每周拉走两卡车。
黄志刚是团结湖地区京客隆副食店的店长。自从这个店被挂上“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岗”的牌子后,他就改变了上班交通方式——不开自己的白色富康车了,乘坐公共汽车。按说应该在团结湖北口站下车,他却偏在前一站的长虹桥下车。不是因为乘车路线不熟,而是天天故意少坐一站。因为从这站起就进入了团结湖街道的辖区,他要巡查街面上的各种环境动态,遇上小广告,就会拿出“家伙”清理一下,尽管这里离他自己的店还有一段路,可他的监督早已不再限于“门前”。
有人诙谐地形容这次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的广泛参与性:“既有正规军,也有游击队,既有武工队,也有地下工作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高乔摄
图一:七姐妹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监督岗
图二:4月26日“暗哨”给团结湖街道城管界面传来照片
图三:4月27日,又一家餐馆成为了环境志愿监督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