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建立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保体系 24万农民纳入
天津市西青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目前全区24万农民不同程度地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临时救济和社会互助为补充、优惠政策为辅助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区人民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实惠。
西青区把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在原有的“老有所养、灾有所偿、贫有所济、残有所助、病有所医、军有所优”六条社会保障线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了包括医疗、养老、就业、困难救助为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西青区大力实施覆盖全区24万农民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年交纳30元,区镇政府匹配120元,合作医疗资金达到150元,报销封顶线8万元,报销比例达到55%到70%,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农民住院医疗负担,农民参合率达到93%。目前该区已投资1亿多元,正在建设一所区级卫生服务中心、3家防疫保健所,形成以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包括防疫、保健、治疗在内的医疗保障体系。
养老是农村的一个难点问题。西青区全面推行农村老人退休金制度,目前已有80%以上的村实行退休金制,男满60岁、女满55岁每月从村(居)委会领取退休金。对农村五保老人,除村里集中供养外,全区建立了8所街镇老年公寓,目前已有80%以上五保老人入住,年人均生活标准达到6100元,全区五保老人全部实现集中供养,生活无忧。
着眼于中低收入家庭,针对特困群众,该区确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和核心,包括救济救助、扶困脱贫在内的救助保障线。目前,农村最低生活标准达到每年2580元,城镇最低生活标准达到3600元,并相继实行了对享受低保的城乡居民子女就学救助,对低保家庭子女考入大学的资金补助、困难家庭住房救助补贴、优惠政策救助、提供就业岗位等一系列辅助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