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柯兰齐克在《华盛顿观察》周刊4月18日一期发表文章认为,中国软实力外交的整体战略思路就是要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友谊,通过文化和贸易往来,其软实力外交在亚洲得到了积极回应,取得的直接成就是减少了邻国的戒心。
魅力攻势:中国仗“软实力”屹立世界
在21世纪之初,中国稳稳当当地成为地球村一个极有分量的大国。从朝核到伊朗问题,国际社会越来越依赖中国的政治影响力。从人民币升值到中国的能源之旅,仿佛世界经济中不谈中国因素,就失去了一个主角。中国给世界带来的震动引起学术圈的思辩。关于中国崛起的著作层出不穷,却常常显现一个研究盲点:中国是如何运用其软实力赢得远邦近邻的友谊与信任的?
“中国的软实力外交明显改变了它在亚洲乃至世界其它地区的形象,使它在国际舞台上变得更积极活跃而富有建设性,甚至于很多国家现在更喜欢中国,而非美国了。”目前在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担任访问学者的约书亚·柯兰齐克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的专访时如是说。
柯兰齐克在他即将于5月28日出版的新书《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中第一次系统地梳理了中国软实力如何在亚洲及整个世界发展的思路,也提示美国政府要正视中国影响力提升的现实。
积极接触发展中国家
“软实力”的概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了。其范畴之广,既包括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的吸引力、文化(尤其是通俗文化)的感召力、也有在国际政治中的结盟能力、利用现有国际组织的能力等。柯兰齐克在他的书中阐述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外交风格的变化,换言之,他不研究中国军事实力的壮大、GDP的增长,而专门关注中国如何与国际邻邦打交道。
用柯兰齐克本人的话说,中国外交这十几年来变得“更加成熟了”。“最明显的表现是,中国积极接触发展中国家。它主动融入当地经济、贸易的做法很值得肯定”。
曾经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经济学家》报道东南亚和中国事务的柯兰齐克有着丰富的亚洲经历,最近刚刚完成了又一次亚洲之旅。从自己的亲身体会出发,柯兰齐克回顾说,就在十几年前,中国老一代的外交人员处事极为谨慎,或者迫于某种政策限制,甚至不愿多和媒体打交道。
“但是,新一代的中国外交官们逐渐学会了在媒体面前谈笑自如,态度更开放,在公众中形象更友善,”柯兰齐克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除了面对媒体的态度,中国的外交工作重点也在悄然转变。柯兰齐克注意到,15—20年前中国外交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和美日这样的大国打交道,和发展中国家的交往并不是十分紧密。但近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石油之旅”、“资源外交”等让中国积极地与发展中国家打成一片,甚至融为某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中国意识到,除了美日,它同样需要其他的国际盟友,逐渐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柯兰齐克说。
释放善意获邻国信任
“中国的软实力外交实施以来,在亚洲得到了很多积极的回应。”柯兰齐克认为,这一政策在亚洲的实践整体而言是成功的。
柯兰齐克在书中阐释,十几年前,很多亚洲国家还十分担心中国的威胁,尤其是怕中国的经济发展会伤害到自己的经济竞争力。然而,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给这些国家吃了“定心丸”。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情愿做出让步,以十分便宜、甚至是零关税的价格购买东南亚国家的农产品,赢得了众多邻国的信任。这是中国外交成熟的表现。
除了畅通的经贸往来,中国同样注重在文化和教育方面和东南亚国家进行交流。中国成功地唤起了东南亚人民学习汉语的热情。其中一个例子是泰国。二三十年前,泰国人学习汉语还是非法行为。现在,中国密切与泰国交往,整个氛围都改变了。泰国的政客纷纷以渲染自己的华裔祖先、传统为傲。泰国前首相他信在任时更是多次访华,努力推动泰中之间的经贸与文化往来。
现在,中国也在美国、欧洲建立孔子学院,推广中国文化。但这———柯兰齐克指出———与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软实力”外交稍有不同。欧美地区并不缺乏推广中文教育的资金,然而,对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所投入的教育基金十分重要。
“自从奉行了软实力外交,中国取得的直接成就是减少了亚洲国家的戒心。现在,说中国威胁的声音小了,想和中国结成伙伴关系的多了,”柯兰齐克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当然,对华友好在亚洲国家中并非“一刀切”。新加坡和越南没有像泰国那样买中国的账。新加坡与美国的关系仍十分紧密,而越南,由于和中国在历史上的战争问题,仍然无法全盘接受对方。
柯兰齐克提醒说,软实力外交,从长远发展来看,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会给中国带来挑战。
“中国领导人出访发展中国家时,时常很慷慨地向对方许下援助、贸易方面的承诺。但是,在我看来,这些承诺有时实在慷慨,未来的中国是否能完全兑现是个疑问。”柯兰齐克说:“其次,中国本国的人民会怎样看待这些政策。中国仍有一些落后偏远地区。如果你是那里的居民,听说自己的领导人给非洲国家送去了大量的援助,会自然而然地问道:为什么不把这些钱投入到中国的落后地区,发展那里的教育文化?”
并未威胁美传统地位
柯兰齐克的书尚未发表,已在美国学术圈中颇受关注。学者们纷纷感叹:当各项民调显示美国的软实力逐渐下降的时候,中国的软实力却逐渐蔓延,而绝少被关注。或许是因为它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而同步发生,以至于逃过了华盛顿的眼睛。
“这本书旨在提醒美国政府注意中国影响力的发展。”柯兰齐克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中国的软实力外交与其全球战略布局是分不开的。中国的整体战略思路就是要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友谊。相反,美国目前的外交重点仍然放在中东。自9·11事件发生,伊拉克战争和全球反恐战让美国在地球村的“人缘”大打折扣。但是,柯兰齐克并不认为中国的软实力外交已经发展到挑战美国的地步。
“从某种意义上,我承认中国的确是填补了有些因美国忽视而产生的亚洲的真空。但中国的这一影响力在拉美和非洲就没有那么明显。这两个地区受美国的影响很多,中国仍然是一个实力较弱的参与者,”柯兰齐克说。
在现阶段,柯兰齐克认为,直接感到中国软实力压力的应该是日本。作为亚洲的一个强国,日本昔日在本地区的盟友现在正一个个转向中国。日本正努力用贸易外交试图扳回局面,但是他不确定日本的这一策略是否能奏效。在很多人眼中,日本已然是一个衰退中的强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在如日中天时没有建立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友谊,如今面对中国的崛起,更是力不从心了。
从长远看,柯兰齐克承认,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的确有走向“挑战美国”的可能。尤其是未来在资源争夺中,中美可能会出现对峙。因此,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柯兰齐克向美国提出一些建议,希望美国能够更加积极地接触亚洲,在某些方面向中国学习,试着融入到当地的文化当中。
“事实是,虽然美国目前将中东作为外交重点,但那里只是美国的安全战略要冲。如果说到美国的经贸利益,亚洲才应该是美国首要重视的地区,”柯兰齐克最后总结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