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摸清中小学生的阅读现状,探索提高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的规律,从2005年11月开始,天津市教科院、开益国际咨询研究中心、天津市教委基础教育咨询委员会、天津市教研室、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学习学研究分会等,联合组建了课题研究组,动员全市18个区县和大港油田的教育科研力量,采用了多层抽样调查法,对全市235所中小学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有效调查样本达到14135个,获取了7989万多项相关数据,进而摸清了关涉学生阅读素质的阅读动机、内容选择、方式方法以及书源、环境等情况,对在中小学如何开展阅读活动提出了建议。
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行为和活动,源于个体的课外阅读动机。当前学生课外阅读动力明显不足。
学生除学科学习之外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是否经常和痴迷阅读课外书籍?零用钱花销的主要去向是什么?阅读课外书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生课余活动最喜欢的项目是看电视,占调查总样本的32.0%,其次是阅读课外书30.5%,其他活动14.8%,逛街、购物13.5%,睡觉9.2%。能够坚持经常阅读课外书籍的,占调查总样本的52.0%;常常痴迷阅读课外书籍的,占22.2%。中小学生自主支配的零用钱的花销去向,排在第一位的是购买课外书,占调查总样本的37.0%。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目的,排在首位的是“为了扩大知识视野”,占调查总样本的48.3%;其他目的依次为,提高学习成绩22.4%,娱乐、消遣22.3%,消磨时间3.9%,其他3.1%。
调查数据显示:有三成中小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超过半数的人经常阅读课外书,两成多的学生常常被课外书迷住,将近四成的学生把零用钱主要花费在购买图书上,有将近半数的学生都将课外阅读活动的目的定位在“扩大知识视野”、“充实自己”。
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
喜欢阅读课外书的中小学生虽然从整体上达到了三成,但在三个学段中的分布极不平衡。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的占45.5%,初中生占27.
7%,高中生占其样本的17.7%,也就是说在1000名高中学生中喜欢阅读课外书的仅177个人!值得注意的是,有8.2%的中小学生是处于基本不读课外书的状态。
经常阅读课外书的学生,随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显著,不同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率和痴迷程度极不平衡。小学生样本的课外图书阅读率是62.8%,初、高中生分别为48.7%和39.6%。小学与高中学生的极差为23.2%,相对差为1.59倍。
尽管各学段学生课外阅读目的选择有很大变化,但无论从总体还是分学段来说,他们选择课外阅读目的位居前三位的是:“为了扩大知识视野”,“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为了娱乐、消遣”。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阅读动机系统显著变化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应从中小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条件方面去探究。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在中小学教育中,随着学段的提高,学生的精力越来越集中在学科性学习和与中、高考直接相关的课程教材和教辅材料上,小学阶段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到高中阶段几乎消声匿迹。同时,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社会生活环境及学生内在的心理发展需求相互作用,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机系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取向多元化,重读图、轻读文的倾向启示我们:给青少年提供精神食粮,要内容、形式并重。
“扩大视野”,“提高成绩”,“娱乐、消遣”---阅读动机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决定了他们选择课外读物内容的多元化。调查问卷开列了12类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三分之一以上学生选中了六大类课外读物,依次为:科技、科幻类45.4%,漫画类42.1%,童话类41.3%,历史知识类37.3%,侦探小说类36.9%,与学科性学习有关的教辅类35.1%。
四成以上学生选中的课外读物集中于三大类,名列第一位的是科技、科幻类读物,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总体上中小学生对科技普及、科幻小说类的课外读物情有独钟,这体现了中小学生崇尚科学的时代风貌和精神,显然与全社会长期以来一直大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使这种理念深入人心有关。青少年一代对科技普及读物和科幻类读物的强烈兴趣与爱好,为国家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提供了良好心理准备和基础。
漫画类书籍,被学生列在“最爱”之第二。另外,还有32.2%的被调查者喜欢“卡通画”类图书,并且喜欢这两类图书的学生比例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十分接近,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漫画、童话及卡通画类的通俗文化作品图文并茂、幽默诙谐、紧贴生活、浅显通俗,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眼球,打动他们的心弦。给青少年提供精神食粮,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也要注意文字的生动和形式的活泼。
同时,这一现象也警示我们:青少年课外阅读有由读“文”转向读“图”的倾向。而重读“图”、轻读“文”,会影响青少年逻辑性思维的发展,文字阅读的缺失容易造成理解力、思考力的下降,学校、家长应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学段差异、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学习成绩差异都对课外阅读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其中以年龄差异对选择课外阅读书籍的影响最大。
如对生活情趣类书籍的选择,小学生仅为15.3%,初中生为37.9%,高中生选择生活情趣类图书为最喜欢阅读书籍的达到52.6%,并成为他们课外阅读书籍的第一选择,比选择科技、科幻类图书的高出12.2个百分点。再如城镇学生和男性学生是以科技、科幻类图书为第一喜欢阅读的书籍,农村学生和女性学生却是以童话类图书为第一选择;学习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学生都把科技、科幻类图书列为第一喜欢阅读的书籍,学习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都把漫画类图书作为首选的阅读书籍,从这些现象的背后,可以探究出许多深层次的原因。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明显不足。普遍对阅读二三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文学作品感到吃力。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80%的学生,每个月课外阅读数量不超过两本书。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他们所处的阅读环境不良、文化氛围薄弱难辞咎责。
国家根据中小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语文课程标准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规定了“不少于”的底线标准。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不少于260万字,高中生不少于150万字。实际情况怎样呢?
大范围统计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字数是困难的,因为谁也不会在阅读之后,计算一下一本书的字数。课题组采用了以“本”为单位的办法,重在调查学生对自己课外阅读数量的感受:让他们自己评价是充足,还是不充足。
调查总样本的数据显示,每学期读1本-4本的学生占38.6%,5本-10本的占36.7%,10本以上的占24.7%;认为自己的课外阅读量很充足的占29.8%,明确表示不充足的占32.0%,说不清楚的占38.2%。也就是说,约七成中小学生对自己每年课外阅读数量的评价不满意!
调查中还了解到,现在中小学生普遍对阅读二三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文学作品感到十分吃力,费劲、费时,有的情节描写还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去看。他们流行阅读图文并茂、戏谑通俗、主题轻松时尚的口袋书。在各类学生群体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最好的,每学期读1本-4本的28.6%,5本-10本的40.3%,10本以上的31.1%,43.1%的小学生感觉课外阅读量充足,明确表示阅读量不充足的占21.3%。
高中学生情况较差,每学期读1本-4本的51.2%,5本-10本的28.9%,10本以上的20.0%,自我感觉课外阅读量充足的仅占17.6%,明确认为自己阅读量不充足的高达49.0%。整体上说,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
课外阅读主要靠个人购书,人均藏书量严重限制了阅读选择。中小学生阅读主要在家庭进行。
课外阅读的书源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的阅读生活与行为。调查发现,中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主要是靠学生个人购买,其比例占调查总样本的47.9%。在有些学生群体中,依靠个人购买书籍来满足阅读需要的比例更高。如小学生中的50.9%,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中的51.1%,城镇学生中的51.8%,都主要靠个人购买书籍来阅读。同学间相互借阅,是中小学生的第二大课外书源,有22.2%的学生主要靠相互借阅来满足课外阅读。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近半数的中小学生是靠个人购书来满足自己阅读的需要,但学生个人拥有的课外书并不多,人均藏书量仅在15.7本-28.8本之间。个人拥有的图书数量并不多,但又主要是以个人拥有为课外阅读的主要书源,这必然会限制学生阅读的选择范围,影响学生阅读的视野和数量。
读书的时空条件,也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阅读生活与行为。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黄金时间是寒暑假,首选者占28.9%;第一地点是家里,占78.2%;而选择在图书馆阅读的仅占调查总样本的5.7%。
仅有14.9%的中小学生把学校图书馆作为课外阅读书籍的主要来源。集中展示学校文化精神的场所,理应是学生阅读的神圣殿堂的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在广大中小学生心目中却几乎没有位置,中小学生知道学校设有学生专用阅览室的仅52.6%,进而知道学校阅览室或图书馆对学生开放时间的只有38.8%,根本不知道阅览室或图书馆对学生开放时间的占39.8%,认为学校阅览室或图书馆几乎不开放和从不开放的占21.3%,认为学校阅览室、图书馆的书刊能够满足自己阅读需要的学生仅占29.5%。
目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主要是在各自的家庭当中进行的,但家庭的阅读环境却很不理想:藏书量普遍不高,20本以下的占40.8%,61本以上的仅16.3%。农村学生53.5%的家庭藏书量在20本以下,高中生家庭藏书量在20本以下的占了48.0%;学生认为自己的家长在家很少阅读书刊的占25.1%,还有26.8%的学生对父母是否阅读书刊说不清;学生因阅读课外书经常受到父母责备的占11.8%,15.6%的学生说不清父母对自己读课外书的态度;有44.2%的学生明确表示不能就阅读课外书的问题与父母交流或讨论。
调查还显示,中小学生普遍认为社会读书氛围不浓厚。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持否定性评价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高中学生认为社会读书氛围浓厚的只占22.6%,持否定性评价态度的达36.6%,另外40.7%的高中生处于说不清状态。占调查总样本25.8%的中小学生认为当前书店里适合自己需要的课外书很少,高中学生样本中31.5%的人感到在书店很难找到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结语
“阅读是怎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
“阅读不是没事做消遣,无非要从他人的经验中取其正确无误的、于我有用的,借以扩充我的知识,加多我的经验,增强我的能力……这对于我的立身处事都有极大的关系”(叶圣陶)一个人一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始于青少年时代,尽管从理论上说,课外阅读是一种个性很突出的行为活动,但中小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阶段,他们的阅读欲望需要激发,阅读兴趣需要培养,阅读方法需要指导传授,阅读习惯需要逐渐养成。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学校、社会、家庭都可以也应该在各个层次、方方面面有所作为。
针对当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们提议,要构建“政府推动,专家引领,社会支持,家庭参与”的长效机制,促进中小学读书活动的开展,切实使每一位中小学生都能“好读书”、“读好书”,为青少年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张宝敏)(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