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搞“削峰填谷”,在保持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加大对办学困难学校的投入和扶植力度。
在老百姓的眼里,北京市西城区是块“教育高地”,资源丰厚,名校林立,仅百年老校就有30余所,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有9所,一批优质初中和小学也是有口皆碑。
为解决发展不均衡的矛盾,西城区明确要求: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人民群众满意;不搞“削峰填谷”,在保持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加大对办学困难学校的投入和扶植力度。经过几年努力,“高原谷地”现象大为改观。近日记者在该区采访时发现,过去的一些薄弱校不见了,优质教育资源丰富了,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增加了。
缩小校际差距,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办好每一所学校,首先是政府的责任。为此,西城区政府首先从自身做起,增加资金投入,调整学校布局,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服务范围。
谈到具体举措,西城区教委主任田京生告诉记者,近5年,西城区着力调整教育布局,先后有30所小学、11所中学被撤并,10所优质学校办学规模得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服务范围从不足50%,增长到了80%,缓解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2004年—2006年,西城区教育经费总计投入达38.7亿元,其中政府财政拨款27.8亿元。3年来,西城区重点保障办学困难学校、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普通中小学设备达标等方面的投入,每年为办学相对困难的学校增拨10%的办公经费,逐步缩小了校际差距。北京三十九中校长杨万里告诉记者,该校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可是就在5年前,学校建筑破落,设施陈旧,与历史名校的身份很不相称。2002年,市区两级政府投入近亿元建成了新校舍,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学条件;通过政策支持,补充了师资力量,提高了办学质量,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发展。
为确保有限的资金投向重点和薄弱环节,西城区教委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此举不仅强化了对教育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了乱收费,而且提高了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了资金投向教育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
推进校长职级制,让校长的活力尽情释放
田京生说,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硬件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软件建设,最根本的是“人”。如果说“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那么“培养好每一个学生”,则是校长和教师的职责。因此,抓好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就抓住了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
为激发校长的活力和能量,西城区在北京市率先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区教委通过对校长办学质量、工作业绩等方面严格的审查、考核,把全区中小学的书记、校长分为4个等级,按照等级发放职级工资。不少普通校校长被认定为一、二级校长,也有优质校校长被认定为三、四级校长。校长职级制度的实行,使许多干部乐于到基础相对较差的学校发挥聪明才智,踏踏实实地办学。北京五十六中校长焦元顺用6个字概括他的感受:方向明,责任重。他说,过去教育部门对校长的要求有些空泛,校长职级制的实行,使校长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对于校长依法办学、科学办学、创新办学、为民办学都有着深远意义。
优质资源共享,让示范校的辐射功能充分发挥
推进教育均衡不仅是政府的事,学校也应当有所作为。作为京城名校,北师大二附中发挥本校优势,与西城区的一所学校共同办了4个实验班,受到社会好评。校长曹保义颇有感触地说,制约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学校的历史背景、人文氛围、办学传统、社会声誉等软件水平,远远比学校的楼房、操场、计算机更难以提高。示范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辐射功能,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尽一份力量。
北京十三中校长丁大伟告诉记者,该校通过合并基础较差的学校、在郊区开办分校、派教师到农村支教、与农村学校手拉手等多种形式,输出了本校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办学水平的提高,可以说,在推进均衡中实现了“双赢”。
从2004年起,西城区投入上千万元资金建立了教育研修网,旨在让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得到充分共享。目前,网上覆盖了中小学所有年级和学科,9000多名教师在网上注册;建立了600多个网上教研协作组,中小学教师的优秀教案、课堂案例、科研成果、教学信息、优秀课件、优秀论文等都可以在网上共享。普通校教师是这一网络最大的受益者,他们足不出户地享受到了本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区域均衡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为迎接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西城教委近日决定,成立以9所高中示范校为核心的“学校发展联合体”,每所示范校联合周边三四所普通校,充分发挥高中示范校的作用。西城区教委副主任李燕玲告诉记者,联合体内学校根据各自优势,采取多种形式交流学校管理经验,开展校际间教研组集体备课及学科课堂教学观摩;发挥示范校各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课程资源。同时,在联合体内建立网上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网上教师、教研、备课、管理以及课程、学分认定等共享;有效利用硬件资源,实现操场、专用教室等硬件的资源共享;为创造性地实施高中新课程、常规管理及学校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李燕玲说,我们相信,这一“联合体”的建立,必将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