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南岸区日前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对农民工进行全程免费职业培训,报名已启动十多天,咨询报名者却多是不符合培训条件的城里人。
承担这项培训工作的是龙门浩职中。该校副校长张小毅说,阳光工程培训主要面向全市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只招收16岁到35岁的农村青壮年,解决他们进城务工缺乏技术难找工作的问题,而他们的学习、住宿等费用全部由政府买单。
培训计划招收380名农民工,除了免费培训,还免费考证、免费推荐工作,培训专业有计算机基础、家用电器维修、园林栽培技术、机械加工、服装制作、酒店服务等9个专业。张副校长认为,这些都是技能要求不是特别高、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非常适合农民工学习。
“到几个乡镇去发动农民参与,收效甚微。”张小毅说,这些天接到的咨询电话大部分是城里人打来的,一些待业青年想免费学技术,充电便于找工作。
为什么农民不愿参加?张小毅认为还是认识和观念的问题。他说,前几天他去农村作了一下调查,发现很多农民都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对培训宣传所说的免费内容完全不相信。“很多人说,这跟手机短信上的中奖信息差不多,是骗人的。”张小毅感到很委屈:“其实,除了往来车费和自己的餐费,不会再多花一分钱,连教材都是政府买。四个月之后就能拿职业资格证书,学校帮忙推荐工作。”
一些农民观念陈旧,不愿花时间来学技术。他们认为花上几个月时间不挣钱,去住学校翻书本,不合算。有人说:“去城里当棒棒、去工地打杂,一个月也能挣千儿八百,培不培训一个样。”
记者 汤寒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