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京5月9日电(记者戴袁支)5月8日,在南京艺术学院雕塑、壁画、版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上,几组纪念30万同胞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70周年的雕塑,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大屠杀期间于南京城内外,分别创办国际安全区的德国人约翰·拉贝和栖霞寺难民所的中国和尚寂然、志开的塑像。
在约翰·拉贝等人塑像的近旁,还展出了一组《石头的记忆》的雕塑。它由18颗老、壮、妇、孺的头颅组成,其中两颗呈红色,余为灰色,有的还留下捆绑的麻绳。他们有的愤恨、有的痛苦、有的愕然、有的无助、有的哭喊、有的呼号……。
雕塑的作者马英俊介绍说,今年将纪念抗战爆发和30多万同胞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70周年。为创作这组雕塑,他于去年就深入到南京汤山社区湖山村,听老人们介绍发生在该村的有60多人遇难的屠杀事件。
他说,这组雕塑最终将由30颗石化了的头颅组成,以象征30多万遇难同胞;他们将大小不一、参差错位、有聚有散的堆放排列,组合成一组雕塑;在头颅的下面是抛光的大理石,象征“以史为鉴”;雕塑旨在呼吁世界和平,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