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要把能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作为重点来抓。”基于这样的认识,海门市在去年投入1亿多元的基础上,今年又拿出2.3亿元资金,投向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着力提高农民幸福指数。
关键词:垃圾袋装
农村环境不尽如人意,有些地方甚至“脏乱差”,农民叫苦不迭。海门下决心加以彻底整治,并计划每年安排250万元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镇村配套250万元用于农村垃圾整治,实行农村垃圾袋装化,实现户袋装、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和日产日清。根据计划,今年该市将拿出2692万元投入农村环境整治,主要用于农村改水改厕,70%以上的村完成改水任务,全市完成改厕1.2万座,所有建制镇都要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水利建设村村达标,并实行长效管理。
关键词:社区服务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集农民生产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科技推广、教育培训、矛盾调处等功能于一体。年内,所有村都必须建成面积400平方米左右的公共服务中心,凡达到要求的,每个村补贴5万元。计划投入3132万元,主要用于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用于义务教育投入。采取农民培训、政府买单方式,大力实施“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确保全年实用技术培训4.2万人,创业培训2500人,劳动力转移培训1万人。同时,投入280万元用于农村文化工程建设。
关键词:保障体系
今年年底前,海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预计可达92%。该市计划投入3200万元,用于农民健康工程。同时,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保体系,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应保尽保。全市纯农业人口参加农村养老保险达70%,财政按缴费的30%予以补贴。开展农业保险试点,由市财政出资建立健全农村大病医疗救助体系。
关键词:公路通达
海门今年计划出资1.15亿元,用于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全年建设农村公路100公里以上,确保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都有一条通镇水泥路,农村公路中的断头路全面打通,全市农村基本实现路路相通。同时,用两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危桥改造任务。增加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计划投入1500万元。
本报通讯员 刘海滢 马国兴
本报记者 陈明 董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