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月月和女儿在一起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
汪月月在操作间里
汪月月有两个家,两个家在同一个大院里,相距不足千米。一年365天,汪月月白天黑夜耗在一个“家”里,却常忽视了另一个家。
让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付家庄疗养区营养技师汪月月最忙、最上心的这个“家”,就是空勤疗养灶,也就是给飞行员的身体补充能量的地方。无论是海军、陆军、空军的飞行员还是宇航员,在一批又一批飞行人员眼中,汪月月如同夜航中悄然相遇的明月,没有喧嚣,也不眩目,恬淡而清透,散发着丝丝清爽、缕缕温情。
丰盛营养的空勤餐桌和一纸婴儿食谱
汪月月的名字是父亲起的。她的父亲是我国第一代飞行员,飞当年我军最先进的歼击机。汪月月出生的第一个夜晚,父亲正好飞夜航。那夜,繁星满天,皓月当空。父亲驾驶着歼击机,面对新鲜温润的月,在心中默默为尚未来得及见面的女儿起名“月月”。
当飞行员的父亲无声教给小月月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天。不常回家的父亲回到家,怀里搂着宝贝女儿,目光却常常被蓝天牵扯着。天好,父亲的心情就好,父亲就能在天上飞了。汪月月知道,父亲属于蓝天。
汪月月16岁那年,父亲在一次执行任务时牺牲了。那一刻,在汪月月稚嫩的目光里,原本美妙而神秘的蓝天一下子暗了,远了,变得遥不可及。
两年后,揣着心底的那片蓝天,汪月月穿上了和父亲一样的军装。她没能和父亲一样飞上蓝天,而是走进了空军军医学校,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那时,空军开设这个专业才两年,这一年是首次招收6名女学员。正是这个专业,让汪月月重新找回了久违的蓝天。
都说飞行员是金子堆出来的。这些高高堆砌在金字塔尖、看似健壮无比的飞行员们,由于常年在高空飞行,胃肠功能大都不太好。因此,严格、科学的营养配餐,不但能提升战斗力,还可以延长飞行寿命。飞行人员的伙食标准为一天39元,膳食营养标准更高,每天不能少于40个品种,其中水果要保证300克,蔬菜保证750克,以达到营养素齐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适宜。汪月月每天要做的就是既要让空勤餐桌时刻处于最佳平衡状态,又不能太杂,不能让飞行员的胃肠变成搅拌机。
到这里休养的飞行员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地域不同,饮食习惯也不同,南空搜救团大多是东北人,想吃猪肉炖粉条;四川来的陆航团没有辣味吃不香;海航则希望菜能清淡些,多增加点海鲜。
为了让一日三餐既丰富多彩又恰到好处,汪月月除了平时多琢磨,还把空勤灶当成了“家”,把南来北往的飞行员当成被宠坏了的孩子。冷了,进门一碗醇厚的羊杂汤,不但滋补,而且暖胃;热了,香糯可口的上品绿豆汤提神消暑、回味悠长;每人必须的300克水果也随时令而用心挑选,尽可能每天不重样。
1991年初,空勤灶准备启动在当时很前卫的就餐方式——“自助餐”,疗养院领导希望汪月月拿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可行性方案。
“自助餐”看上去不过是一种极其简单、随意的就餐方式,但用在必须严格饮食管理的飞行人员中,就绝对不是一件简单、随意的事情了。比如飞行人员必须保证“低脂”饮食,脂肪每天不能超过总热能的30%,此外,还要比例适宜,配份合理。“自助餐”的形式是否导致能量超标?对偏食者会不会纵容偏食现象?个体及群体能否都适应这种自由的饮食结构?食品的营养分配、膳食结构是否合理?还有,自助餐副食品种如果增加一倍,对标准内伙食费的宏观控制能否到位……这些都必须由汪月月做大量细致的调查比较和科学论证。
从“自助餐”进入汪月月日程那天起,她原本上满发条的工作和生活进入了一种非常态。
那时,汪月月的家距疗养院很远,每天早晨5点刚过,汪月月就匆匆离开家,赶头班车、跑一个多小时的路到院里;晚上常忙到很晚才能回家。有时末班车误了,只能走上很长一段路,再坐别的车。
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透过宝蓝色的夜,汪月月常能与父亲的目光不期而遇。父亲的眼睛默默看她,有疼爱、关切,更多的是鼓励。每每这时,汪月月心底就充满了幸福,多少难多少累都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三个月后,通过对三批300余名飞行人员一日三餐细致的营养调查分析,严谨而科学的论证,汪月月认为自助餐的就餐方法膳食结构合理,各种指标符合规定的供给标准,特别是花样品种的增加,扩大了食物的选择范围和营养素的来源渠道,弥补了分餐制某种维生素及无机盐的不足。同年5月,飞行员的餐桌上,传统的四菜一汤正式由自助餐代替。
那段日子,汪月月和自助餐给了飞行员们前所未有的享受和快乐。第三飞行学院一团送的锦旗上是5个金色硕大的字:“空军第一灶。”对12个批次的疗养部队民意测验结果显示,满意度平均达到98.8%。
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一件事,不经意间就会忽略其他的事情,包括对一个家庭、尤其是母亲来说很重要的东西。
33岁才生下宝贝女儿,汪月月从心里想要把这份迟到的母爱加倍送给女儿,可一走进空勤灶,汪月月就像当年的父亲那样,再无法回头。
从怀上女儿那天起,无论怀孕反应再严重再难受,汪月月也没舍得休息过一天,甚至在女儿降生那天,汪月月白天仍旧在上班。为了不耽误工作,产后每个母亲应该享有的喂奶时间,汪月月硬是悄悄舍弃了。
作为一个专业营养技师,汪月月希望女儿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比别的孩子能有更多、更科学均衡的营养。然而,在空勤灶汪月月是一名出色的营养技师,在家里她却无法亲手配制女儿的营养膳食。为了让女儿能健康成长,每天,即便再忙再累,汪月月都不忘按照健康婴儿的营养标准,为刚6个月的女儿精心制订一份填加了米粉、蛋黄等的营养食谱,之后,整整一天,食谱和女儿就一块儿扔给了保姆。至于女儿的食谱是否落实,落实了多少,汪月月无法知道。她只能把对女儿全部的爱、全部的牵挂都留在那一纸婴儿食谱中。
一群蓝天骄子和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女儿6岁的那个夏天,直到忙碌的夏天过去,汪月月才顾上为女儿买了双漂亮的凉鞋。女儿为此兴奋了一整天。第二天清晨,汪月月走出家门时,睡梦中的女儿还沉浸在新凉鞋带来的快乐中。
被女儿的快乐所感染,汪月月在餐桌间穿行的脚步都变得轻盈了。然而傍晚,迈着轻盈的脚步往家走时,一个画面蓦地撞疼了汪月月的目光。
立秋已过,从海面悄然弥漫而来的寒气直透骨髓,大片树叶禁不住萧瑟的秋风,纷纷扬扬飘落下来。不动声色逼近的夜色中,女儿孤独地缩在凉亭一角,身上穿着厚厚的毛衣,脚下却是新买的凉鞋,脏兮兮的小手里捧着“煎饼果子”,狼吞虎咽地吃得正香。那一刻,汪月月恍然看到了安徒生笔下的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心里一酸,几步冲过去,将女儿猛地搂进怀里。
“天天这营养那营养,孩子的营养你管了吗?”当过空军的丈夫心疼妻子,更心疼女儿。为了女儿,丈夫只能翻着妻子的专业书,自己学着做女儿的营养师。
汪月月把一个家庭主妇要做的一大摊子事都丢给了丈夫,为此,她从心里觉得愧对丈夫。不久前,新房子装修,小到一颗钉子,大到电器家具,都是丈夫一手操办的,汪月月没伸过一根手指头。平时,只要丈夫休息,就会家里家外整个儿收拾一遍。偶尔,汪月月想要表现一下,女儿却在一边喊:“妈妈,爸爸都是跪着擦地,你为什么站着擦?”
在空军大院长大,一直生活在战机美丽机翼下的汪月月除了飞行员,除了空勤灶,心里似乎再容不下别的。
由于平时“干净”惯了,如若饮食稍不合适,飞行员们本来抵抗力差的胃肠,就可能出问题。为此,有点男孩子性格的汪月月常和炊事班长因为观点不同而“干仗”。
老军工出身的炊事班长一辈子节俭惯了,东西买回来,习惯存,不舍得丢,总认为拉肚子才是食物中毒的硬标准,只要保证不拉肚子,怎么吃都有道理。汪月月考虑的却是飞行人员的长远健康和飞行寿命,因此,必须新鲜、绿色、营养,三者缺一不可。这也是汪月月作为营养技师的职业底线,容不得越线半步。
每天,汪月月要里里外外反复巡视好几遍。准备的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小菜间刀板烫过没有?小菜必须在饭前30分钟拌制,要使用贴着标签、经过消毒的拌菜盆。
鱼和肉不能混放,在同一冷藏箱保存,要将肉制品放上层,海产品放下层。
猪肚儿买水发的,绝对不能是碱发的。买回来的猪肚儿汪月月凑过去一闻,只要味道不对,二话不说,立刻退回。
海鲜绝对保证是活的,但同样是活螃蟹,也不排除被污染,这要在加热后才能闻出来,只要闻出来,只能是一个结果:丢掉。
水果、黄瓜要用高锰酸钾消毒液浸泡五分钟。宇航员三餐必须选择无激素、无化肥、纯天然的蔬菜、水果,禁食进口水果。
还有,各式各样的食品添加剂,也在汪月月的黑名单上。为了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点心,面点师参照饮食市场普遍规律,希望在允许的范围内加上一些,可在汪月月这里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
18年来,汪月月将“吃”这一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做到了极至。
18年来,汪月月既像个絮絮叨叨的管家婆,又似一个运筹帷幄的大将军,将空勤灶打理得如此惊心动魄而又温暖和谐。现在,大大小小供货商都知道,空军有个女营养技师,不好对付。
同样偏食,待遇却不同
累了一天,汪月月却怎么也睡不着。晚餐时,她发现刚刚入院的这批疗养团有三名飞行员偏食。是副食品种多,选择性大了,还是主食单调,不合口味?按飞行饮食标准,主食需达到550克,但由于自助餐的随意性和选择多样性,主食量都达不到标准。必须想方设法增加地瓜、青玉米、芋头、毛豆等主食品种,包括飞行员们喜欢的带馅食品和面条。人体能量供应主要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高空飞行的飞行员,碳水化合物可以减低飞行时的氧消耗。
还有,沈空运输团一位飞行员发烧刚退,需增加营养,加快恢复。中午做碗馄饨,晚餐加个鱼丸青菜汤,再送份西瓜番茄汁。西瓜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番茄中维生素含量较高,对疾病恢复有利。
还有……
第二天午餐时间一到,汪月月笑吟吟来到陆航团餐桌前。
“吃鱼过敏吗?这是给你换的菜。”“不,就是不喜欢。”
“鱼肉细腻,好消化,不吃损失可大了。”汪月月亲手盛了盘鱼,放在小伙子面前。
“去刺麻烦。”
“鱼肉中蛋白高、脂肪低,还能补钙呢。”汪月月坐下来,利落地收拾净鱼刺。
“海鱼腥味大,难吃。”
“海鱼含有两种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血脂、降低胆固醇、抗炎、抗栓塞、预防动脉硬化。海鱼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对飞行人员合理营养是很重要的。”
“……”
“能吃辣吗?要不下次在烹调方法上变一变,尽可能去除腥味。还有个好办法,空腹是最佳烹调师,你先吃鱼,再吃别的菜试试。”
小伙子终于吃下一大块鱼。汪月月满意地站起身,走向下一个餐桌。
“我观察几天了,你从未服过多种维生素丸。飞行时缺氧、加速度、噪音等飞行负荷会引起体内维生素代谢的改变。维生素是人体消化酶、呼吸酶等的重要成份,补充维生素对改善缺养时组织呼吸功能,提高飞行耐力有重要作用。从现在开始每天一粒,明天我还看着你服。”
“今天表现不错,明天继续努力。”一名年轻飞行员害怕体重超标,肉不吃,饭也不敢多吃。每到吃饭时,汪月月就特别过去转悠几圈。告诉他低脂肪并非不吃荤,荤与素主要是蛋白质的差别,动物蛋白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质量好。而除大豆外,其他素食蛋白质中氨基酸都不完全,质量较差。蛋白质缺乏会导致许多疾病。
都说飞行员心细,作为飞行员的女儿,汪月月完整继承了父亲严谨细腻的个性。然而回到家里,汪月月却时常不知所措。
在一般家庭里,孩子降生后,从喂奶、做饭、喂饭等大多由母亲一手操持。然而一年365天,汪月月家里买菜、做饭等厨房所有的事都归丈夫管。女儿长到10岁,很少能吃到妈妈做的饭。营养师的女儿竟然营养不良、偏食,从小就不喜欢吃水果和蔬菜,尤其不喜欢香菜、芹菜、茼蒿等味道重的蔬菜。每到春天,从女儿的小嘴上,可以明显看出维生素缺乏的痕迹。有好几次,汪月月想纠正女儿偏食的毛病,可女儿吃饭的时候她永远在飞行员的餐桌旁。
“妈妈昨晚回家没?”飞行人员疗养没有季节性,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飞行部队来疗养。每当接受特殊任务实在忙不过来,汪月月就把母亲接过来。几天看不见妈妈的小奕雯清晨醒来,总会这样问姥姥。
因此,汪月月只有拼命弥补。每年女儿过生日,她一定想着为女儿拍一张照片。今年,汪月月很奢侈地为女儿拍了一组艺术照。
有家就会有爱
从走进空勤灶那天起,汪月月已习惯了没有周六、周日,没有节假日,没有休假的生活。女儿同样习惯了一个人在家的生活。偶尔,暂时没有疗养任务,汪月月终于可以正常下班回家,陪女儿一起吃饭,就成了她这个做母亲的最大的享受。每到这时,欢天喜地的小奕雯总会不安地问:“妈妈,飞行员叔叔怎么还不来?要不你还是回去吧。”
70多岁的母亲离休后,每隔一段时间去女儿家,也早已形成了的习惯。冬储夏衣,夏藏冬衣,收拾屋子,还要照看外孙女。在母亲眼里,女儿长得像父亲,脾气秉性更像,都是忙起大“家”就忘了小家。过去,靠一个女人的力量,母亲默默支撑起一个飞行员的家。如今,母亲用永恒的母爱,为女儿、为已同女儿的生命融为一体的飞行员们撑起一片荫凉。
也许家给了汪月月太多的理解和爱,因此,每次走出家门的脚步才如此轻松。然而在女儿升初中考试的那一刻,汪月月却痛彻肺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自责和茫然失措。
天下的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有出息,汪月月也不例外。女儿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没时间接送,她只好送女儿到附近一所普通小学读书。去年,连续两次跳级的女儿小学毕业,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的女儿在考大连市西岗中学时,却出现了意外。
那几日,尽管汪月月仍旧和以往一样,一脸艳阳地在飞行员中间穿梭忙碌,上任不到半年的政委祝建业还是从她的目光中看出了什么。第二天,祝政委带着一名干事特意找到了西岗中学的校长。
作为名校校长,整天面对无数学生家长的热情,对来访者早该麻木,此刻却被祝政委深深感动了:“还从来没有单位领导找过我。有你这位当领导的一片热心,我们一定尽可能给予帮助。”
按规定,考试只要一次不过,就没有补考的机会。可学校不但破例给了孩子第二次考试的机会,校长还指派一名老师为小奕雯进行考前指导,将数学和英语作为重点提高的课程。一个月后,小奕雯终于顺利通过了第二次考试。
那天,汪月月在电话中大着嗓门,把好消息第一个告诉了祝政委。晚上,她又特意做了女儿最爱吃的菜。坐在家中的饭桌旁,汪月月心底突然涌起一阵感动——有“家”真好。
对汪月月来说,自从深爱着的父亲融入蓝天的那一刻起,那个完整的家也化为了永恒。然而此刻,她深深感觉到,“家”其实伴随她今生的每一时刻。在这个“家”里,她付出着,也收获着,是这个“家”和“家”里的每一个人让她成熟,让她快乐,让她的面前如此海阔天空。
有家就会有爱
。汪月月想。
摄影:陈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