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建一座图书馆的钱,10年来为全省增加了一百座基层图书馆
亚洲艺术节、国际纪录片大会、“金钟奖”、“金狮奖”一一落户广东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邓琼 通讯员 欧小波 邹炜 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 邓勃
“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成本,将适当的产品送到适当的地点,交到适当的服务对象手中”———这是精明的广东商人在描述一种新的服务方式吗?非也。
这是五年来广东逐步建立起的公共文化流动服务体系最能打动人的地方,能干的广东文化人以这番事业赢得了去年国家文化系统创新最高奖中唯一的特等奖。
10年前,“物流”这个新鲜词对广东人而言还显得十分陌生;五年前,初识物流原理的广东人也没想到,当其与文化相结合,以“流动”为特性,能够迸发出这么巨大的能量!广东流动图书馆、流动演出服务网和流动博物馆的建设,是广东文化体制改革的闪光点,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大创举。
创举:文化流动搞盘活
广东流动图书馆、流动演出服务网和流动博物馆这三个网络的形成,基本理论一样:借鉴现代物流的理念盘活资源,使有限的资源无限流动起来,达到效益最大化。
以广东流动图书馆为例,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从去年起又增加到每年600万元)购书经费为流动图书馆配置新书,在各个分馆之间流动,约每半年一次,而这些书最终都将流回省立中山图书馆。从2003年年底在新兴县建立第一个流动图书馆以来,至今已有39个分馆散布在全省各地,先为星火,逐渐燎原。三年多时间里,已有超过585万人次的读者走进流动图书馆,借阅了1185万册次图书!而这些受惠地区的图书馆,有很多以前几乎整年都买不上新书,门可罗雀。预计在未来10年内,将有100个流动图书馆覆盖粤北山区及东西两翼欠发达地区,惠及广东近6000万欠发达地区的干部群众。政府在10年间投入的5000多万元,原本只够建一座1万平方米图书馆,可经过“流动”,它不仅为全省增加了100个基层图书馆,也令作为活水之源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不断实现着资产增值,政府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在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
到2004年年初,广东又建立起了“流动博物馆”网络,由广东省博物馆牵头,现已有52个网络成员单位,覆盖了全省大部分地区。
2005年,“广东流动演出网”应运而生。迄今已为各地送戏下乡15000多场次。去年他们还搞起了新意思,组织了一场共有1003个节目参演的“广东流动演出节目网上大汇演”,点击率达到400多万人次。
这三大网络在南粤大地上的共生共荣,曾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比喻为“三龙齐舞”,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创举”。广东省用“大物流”概念启动文化协作网络,破解了基层群众看书难、看展览难、看戏难问题,文化就在家门口。
成就:高雅艺术入民间
与公共文化相关联的还不止于此。
五年来,一大批广东的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投入建设或使用:投资13.8亿元的广州歌剧院、投资15亿元的深圳音乐厅、投资6.6亿元的东莞玉兰大剧院、投资2.7亿元的佛山顺德演艺中心;一大批制度化、规范化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已成规模。
五年来,一系列重大文化展会节庆落户广东,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资源都缩短了与广东人的距离:亚洲艺术节、国际纪录片大会、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全国音乐“金钟奖”、杂技“金狮奖”……一一落户广东。
五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广东深入人心。广东省已经命名的124个“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主打项目,就有88个属于表演类,这些如今都成为了当地文化舞台上的“重头戏”,也是每个地方宣传自身文化特色的“名片”。
五年来,广东群众文化精品迭出:由广州市的业余作者创作的话剧《西关女人》,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曹禺戏剧奖”;东莞长安镇的业余粤剧团自编自导自演的现代粤剧《思源》,演到了人民大会堂,演到了香港,大受好评;由民歌小戏《新郎借“官”》、小粤剧《扶贫媳妇》等组成的《粤韵新风》广东小戏专场演出,还参加了庆祝党的十六大优秀节目进京展演……从作者到演员,也许就生活在你身旁。
广东大地古老的文化纷纷被挖掘出来,重现风采,图为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