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楼
夫子庙
原省立图书馆藏书楼
毛主席视察安庆一中铜像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安庆市,只要提起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谈到安庆一中。这个拥有GLOBE学校和安徽省重点中学等荣誉的百年老校,前身是1906年由严复倡议、安徽巡抚恩铭奏请清廷创办的安徽师范学堂,后改名安徽省立第一中学、安徽省立高级中学等,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视察过的唯一一所普通中学。校园内的古谯楼、孔庙大成门和民国安徽省立图书馆藏书楼等古建筑保存完好,与崭新的教学大楼、科技楼、体育馆、运动场等完美地融为一体。
安庆一中是如何做好古建保护的呢?
把“分外”变为“分内”
谯楼原为安庆府署大门。安徽建省后,安徽布政使司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从江宁(今南京)迁回安庆,谯楼又改作省署大门,成为安徽建省的标志性建筑。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谯楼始建年代不详,但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已见记载。清同治年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借前知府徐士林长联“供长生位刊德政碑莫非世俗虚文不知那件事烈烈轰轰堪配龙山皖水,挂回避榜贴盟誓联都是官场假像只要这点心干干净净无愧白日青天”意,题“白日青天”为谯楼门额刻石,主张为官勤政廉洁,被传为佳话。民国年间,谯楼是安庆一中的前身省立第一中学的大门。楼后为成园,有礼岳楼和天柱阁,清静优雅,是学生读书的好去处。
新中国成立后,谯楼及其后面的大院为驻军所用,2004年安庆一中斥资购回产权。但因风雨剥蚀,年久失修,屋椽朽烂,砖墙倾圮,谯楼已摇摇欲坠。如何处置谯楼?有人主张:拆掉,盖座大楼。有人说:这是文物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安庆一中却作出了自筹资金修复谯楼的决定。他们认为:保护和利用好文物并非与己无关。谯楼不仅是安庆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安庆一中百年风雨历程的见证。复建谯楼,保护古建,不是分外的事,而是分内的责任。消息传出,一位化名“金卯刀”的校友就寄来900元钱,表达了“我为谯楼献块砖”的心愿。这更坚定了校领导的信心。不到3天,全校教职工就自发捐款11万余元,而随后各地校友和社会各界的捐助和支持就更多。2006年11月安庆一中举行百年校庆。在文物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不仅谯楼修复顺利完成,省立图书馆藏书楼和孔庙大成门的维修工作也都在校庆之前竣工。
“保护好”也要“利用好”
对于校内古建筑,安庆一中不止于做好保护工作,而是结合教育工作,合理地加以利用,不断地激发师生思考、奋进。安庆一中所在的龙门口街,原为安庆府学及试院(又称贡院)所在地晚清从这里诞生的秀才陈独秀、房秩五等,都成了封建制度的掘墓人。安庆一中的前身安徽师范学堂即由安庆府学、试院改建而成。孔庙位于旧府学内。今天仅存的大成门之所以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因为孔庙,更因为它是安徽最早的中共组织“中共安徽地委”旧址。安庆一中是个极富革命传统和人文精神的学校。这种传统之所以能够不断发扬光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一中的教育始终注重对历史营养的汲取。
安庆一中建校时的校长(学堂监督)姚永概为晚清桐城派殿军,曾应严复之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其“中西学无所偏徇”的主张与北大“兼容并包”的思想如出一辙,使安庆一中得以培养出许多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安徽最早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大部分出自安庆一中。影响全国的安徽“六二”学潮、反曹锟贿选、驱逐省长李兆珍以及声援“五四”、“一二九”等学生运动均以安庆一中师生为骨干。在黄埔军校一期学生中,就有许继慎、吴展、彭干臣、杨溥泉、傅维钰5人来自安庆一中。一中学生中还产生了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中共早期领导人陈延年、陈乔年,两院院士(学部委员)慈云桂、徐中舒、许杰、吴杭生、刘有成、宋家树、汤中立、陈鲸,著名报人张友鸾,台湾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亲历诺曼底登陆并荣获法国总统骑士勋章的黄廷鑫等。这些杰出的人才为安庆一中争得了荣誉,也使人们对一中寄予更大的期望。为不辜负这种期望,学校利用大成门设立校史馆,建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并将这些优良传统渗透到学校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改革开放30年来,安庆一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位居全省重点中学前列,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毕业生。
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
省立图书馆藏书楼是座两层小楼,其廊庑栏杆明显具有西式建筑的古典之风,其立柱砖雕又极力张扬着东方文化但整体看去,竟一点不失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特征,是安庆同期建筑中最具个性色彩的。这种兼采并用而又不失根本的风格,与安庆一中的百年历程何其相似。
安庆一中的前身安徽师范学堂的创办,本身就是对科举制度的否定。而在其后的发展中,又饱尝了在坚守中彷徨、在彷徨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又在创新中坚守的苦涩。当曾国藩为师范学堂前身安庆试院题下“为国抡才”时,他同时也已作出选派幼童赴美留学和在安庆内军械所建造中国第一艘机动船的决定。安庆一中校长周诗长在《回到教育的本义》文中说:“这一百年来,我们筚路蓝缕的历程显得过于漫长。因为我们在不断地舍弃过去,甚至把传统视作一种包袱而努力抛开,以开启一种新的教育体制和模式。这种激进的文化立场使我们对传统日益产生隔膜,也使我们在经历曲折的历程后对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去探询历史。这样,那些历史的细枝末节一一浮出水面的同时,也因时间的浸润而被赋予了重量,反倒成为现实的压力,让我们反思今天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承担历史的重量。未被验证的今天的教育,就成了一种忐忑不安的期待,期待它能在历史中占据一席之地。”正因为有了这种“压力”和“期待”,安庆一中的教育教学才得以不断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跃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