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布莱尔终于要走了。《卫报》在一篇报道中这样说道:“对于他,我们不想回忆,但不得不回忆。”
13年前,年仅41岁的布莱尔成功当选工党党魁,自此站上英国政坛的最顶端,两年后他又顺理成章地成为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公平地说,在这13年里,布莱尔做得并不差,在经济政策以及国内政治方面甚至可以说颇有建树。比如他履任首相后引入最低工资制,从根本上保证了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利益,同时向私人医疗和教育机构投资,使大众获得更多的平价医疗服务和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在布莱尔担任首相的10年间,英国经济始终稳定增长,在欧盟国家中一枝独秀。布莱尔还力排重议,给予苏格兰和威尔士独立的立法权和行政权,更大程度地实现了地方自治。始终牵动英国民众神经的北爱问题也成功解决,北爱尔兰地方自治政府于5月8日正式启动,这成为布莱尔政治生涯中最后一笔也是最值得炫耀的遗产。正是因为这些功绩,布莱尔才得以带领工党创下了执政三连任的纪录。
然而,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成了布莱尔政治生涯的滑铁卢。他先是一味地紧抱美国,以萨达姆政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抛开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此后在伊拉克翻箱倒柜也找不到“罪证”,面对民众铺天盖地的质疑,布莱尔仍然坚称,“尽管情报出现错误,但这场战争并没有错,推翻萨达姆后,这个世界多少太平了点”。其实民众未必对布莱尔的外交政策选择有太多怨气,除了少数军人家属,伊拉克毕竟只是一个遥远的地理概念,人们无法接受的是,面对几乎天天发生的本国士兵以及伊拉克平民的死伤,面对英国本土遭到恐怖袭击的境况,他们那位以“诚实先生”著称的首相竟然会说,“世界变太平了”。此后,布莱尔的政治信誉遭到极大打击,支持率一降再降,这也直接导致了在2005年大选中工党选票大面积流失,尽管最后侥幸获胜,但赢得吃力至极,尴尬之至。
祸不单行。去年3月,有报道披露2005年大选前工党接受了12位富商总共1400万英镑的贷款,作为回报,富商中的一些人经工党提名进入上议院,这就是著名的“金钱换爵位”丑闻,布莱尔的几名亲信和幕僚都因此事受到传讯。此事发生后,民众所怀疑的已不仅是布莱尔的政治清誉,更是其人的道德操守。而与此同时,当布莱尔政府进入第三个任期时,诸如公共领域的改革进展缓慢,百姓税收负担沉重,社区治安日益恶化等一些长期困扰英国社会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都成为布莱尔政治生命日薄西山的助跌剂,工党支持率也落至30%的历史低点,说“再见”成了布莱尔既定也是必然的选择。
一个多月后,布莱尔将正式搬出唐宁街10号,那一刻他或许会蓦然回头,叹一句“曾经沧海”。倪旅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