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被拒之门外学习、生活,“楼道男孩”炎炎终于可以回家了。跨进家门,孩子没有太多惊喜。正常生活到底可否持续,所期待的温暖能否实现,在他心中还是个“未知数”。毕竟,一年来,每遭家人打骂,被弃之门外,作为一个七岁小孩没能求得保护,社区邻里和派出所表现出的无奈让人反思:我们拿什么来拯救和炎炎同样处境的孩子?
孩子受虐 社区派出所难插手
“炎炎经历的这些苦,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这毕竟是别人的家事,外人能做什么?”社区居民都表现出无奈,在无数次劝解失效后只能选择沉默。
有好几次打骂发生时,气恼的邻居选择了报警,但派出所对此也束手无策。因施暴者与受暴者是母子关系,往往被淡化为“家务事”,最多也只能是劝和与批评教育,没有实质性的惩戒。
惩处家长 无人为孩子生活“买单”
西安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律师崔芊认为,炎炎的问题已经不单纯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当,一年来的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已构成了对未成年人的虐待,社区有义务将实情反映给派出所,派出所也有义务介入调查,但介入之后却存在诸多现实问题。
“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非常重视。一旦家长虐待儿童,政府会出面将孩子交给指定的社会福利机构,直接剥夺父母的抚养权,甚至将其送入监狱。”崔律师说,但在中国,如果虐待事实成立,构成犯罪,施暴者可能被拘留甚至量刑,但如果没有其他监护人来照顾孩子,孩子的抚养成了问题,而政府部门没有能力设立专门的接收福利机构,孩子今后的生活谁来“买单”?因此该管的没法管,就造成了派出所只能出面制止调节,而无法惩戒的状况。
发动力量 建立爱心组织帮助苦孩子
据了解,我国现有超过3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已不是“家务事”,对受虐者而言,特别是儿童,关乎一生的身心健康。
目前,在我省已有两家民间福利机构主要从事接收、养护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而针对矛盾发生在家庭内部,受亲人虐待的儿童,尚没有一个能给予临时避难和照顾的公益组织。
“尽管有妇联、妇女儿童权益研究会、工会等部门组织,但所能提供的帮助毕竟有限,即便给予一定资助,有时审核手续也很繁琐。其实,社会上有那么多受苦的孩子需要帮助,也同样有无数普通的热心人愿意帮助他们,只是没有一个渠道。”读者封女士说。和她有同感的市民很多,这些热心人都愿伸援手,希望能帮助所有和炎炎遭遇相同的孩子。“如果能发动社会的力量,将这些人集合到一起,建立一个群众自发性的爱心公益组织,不仅能很好帮救孩子,也能拯救一个家庭,起到替政府分忧,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本报记者 陈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