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布莱尔十年的首相生涯很快就要走到终点,布莱尔5月10日在英格兰北部塞奇菲尔德选区的特里姆登工党活动中心宣布,他已经决定辞去工党领袖职务,并将于6月27日辞去英国首相职务,从而让财政大臣布朗接掌相位。
执政十年大事记
1997年5月2日,布莱尔领导的工党赢得议会选举。
1997年8月31日,布莱尔称车祸去世的戴安娜王妃为“人民的王妃”,他的民意支持率随后高涨。
1998年4月10日,《星期五和平协定》签署。
这一协定对结束北爱尔兰流血冲突,推动和平进程起了关键作用。
1999年5月24日,英国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科索沃的空袭。
2001年6月8日,工党再次赢得议会选举,但领先优势下滑。
2001年10月7日,英军参与美国牵头发动的阿富汗战争。
2003年3月18日,英国议会支持派英军参与伊拉克战争。
2005年5月5日,工党连续第三次赢得议会选举,但领先优势严重下滑。
2005年7月7日,伦敦发生针对公交系统的连环爆炸案,造成56人死亡,超过700人受伤。
2006年3月21日,警方开始调查“金钱换爵位”丑闻。
2006年9月7日,由于在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冲突初期没有呼吁立即停火,布莱尔遭工党内部批评,被迫宣布将于一年内辞职。
2006年12月14日,布莱尔因“金钱换爵位”丑闻接受警方质询。他成为第一位在任期间因刑事案件而接受质询的英国首相。
未来六周进行告别之旅
布莱尔将用未来六周的大部分时间进行海外出访活动,他5、6月间将至少进行5次海外出访活动。助手们称,这将是告别之旅。他将于明天前往巴黎会见法国当选总统萨科齐。在布莱尔前往巴黎时,布朗将发起他接任布莱尔的竞选活动,布莱尔预计将表态支持他接任自己的首相职务。
布莱尔下周还可能最后一次以首相身份访问华盛顿,与布什总统会面。人们猜测他可能利用这次访问的机会领取美国国会2003年颁发给他的金质奖章。许多工党议员和活动分子称,布莱尔和布什之间的盟友关系是导致布莱尔首相生涯提前结束的因素,因为伊拉克战争现在很不得人心。布莱尔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前往非洲访问,对非洲进行为期数天的访问,他将强调他对非洲大陆的承诺。他将前往南非和数个其它非洲国家。
戈登·布朗即将接班
按照英国法律,工党通过选举产生新的党主席后,其新主席将接替布莱尔担任内阁首相,直至2010年5月本届首相任期期满。现在布莱尔内阁中的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被认为是工党新主席和英国新首相的唯一热门人选。布莱尔5月1日曾表示,布朗将成为一个出色的首相。
虽然有另外两名工党议员宣布角逐这一职位,但他们能否获得参与角逐必需的议会45票支持还是个问题。因此,英国媒体均称布朗“几乎肯定”将成为下一任工党领袖以及英国首相。
“撒切尔夫人第二”
布朗生性率直,一位政府官员说,布莱尔很难和人吵起来,但如果布朗和谁“顶”上了,他就会像一头头部受伤的熊一样无礼,不过人们通常不会以此为忤,反而会觉得布朗胸无城府,因而更加乐意接近他。英国经济历史学家里查德·霍尔特在他的一本书中说,布朗是“新的撒切尔夫人”,他和撒切尔夫人一样勤奋、聪明、孤傲、令人敬畏、缺点突出,但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布朗手下眼里,布朗的工作方法几乎带有传奇色彩。他总是在最后一刻才亮出自己的观点,而且不会马上付诸文字,即使非常重大的决策也只在公布前几天才会正式付印,从而使一些喜欢向外泄露消息的工作人员无从下手。
百年来在位最久财长
有人说布朗冷漠、机智,有人说他热情、诙谐,表面强硬而内心怯懦;有人说他是操纵政党活动的政客,也有人说他是反对国家机器的知识分子,还有人说他是带有苏格兰民族主义思想的天才政治家等等。
前财政大臣罗伊·哈特斯利认为,布朗可能是英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财政大臣,因此他比绝大多数历任财政大臣都更有望继任首相。而布朗已经成为近100年来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财政大臣。
他从“工党神童”
到“最遭嫌首相”
自1997年入主唐宁街十号以来,布莱尔赢得了一系列称号:“工党神童”、“政治天才”等。同时,由于布莱尔在位期间的一些政策具有争议性,他也遭到了不少骂声。然而,无论是英名还是骂名,这都不能降低布莱尔作为历史人物的重要性。
左右逢源
化解王室危机
1997年5月2日,43岁的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成为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为年轻的首相。布莱尔上台后经历的第一件大事应该是香港回归,不过这个舞台并没有给布莱尔提供多少展现自己的机会。
几个月之后8月31日,深受欢迎的戴安娜王妃在巴黎遇车祸而香消玉殒。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布莱尔即称戴安娜是“人民的王妃,她在我们的心中和记忆中将永远是人民的王妃”。这一评价成为了经典。
其实,戴妃的突然离世对于刚刚上任的布莱尔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戴妃刚去世的时候,王室反应冷淡,这让英国民众相当不满,布莱尔因此再三要求女王为戴妃主持一场公共葬礼,以挽救王室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在民众的压力和布莱尔的游说下,女王终于在葬礼举行之前发表电视讲话赞扬戴妃。一场王室和民众之间的信任危机也由此化解。
推动进展
将被载入史册
北爱尔兰和平问题一直是英国政府颇为头疼的一个问题。主张北爱尔兰脱离英国的天主教徒与愿意留在英国的新教徒以及英国当局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
布莱尔上台之前,英国政府就已经着手北爱和平进程,但效果不大。布莱尔上台之后,在英国、美国和爱尔兰的共同努力之下,包括新芬党在内的北爱各方1998年4月签署《星期五和平协定》,成立权力共享的地方议会和自治政府,北爱尔兰虽未脱离英国与爱尔兰统一,但却保有自治地位,这一历史性协定对结束北爱尔兰流血冲突、推动和平进程起了关键作用。
尽管在随后的几年中,北爱和平进程出现过一些反复,但却在稳步向前推进。
北爱和平进行取得突破性进展几乎都在布莱尔执政期间,这一方面是因为爱尔兰共和军采取的恐怖政策不符合世界的潮流,同时也因为布莱尔采取的亲美政策让美国在此问题上支持英国政府的立场。
正因为如此,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促进北爱和平进程获得突破性进展是布莱尔执政十年的最大政绩。
执政败笔
留下“哈巴狗”骂名
布莱尔上台后,过于亲美的政策成为他执政的最大败笔。
轰炸科索沃
1999年3月24日,北约轰炸南联盟,科索沃战争爆发。北约方面称南联盟在其境内屠杀阿族群众,因此不得不进行武力干涉。实际上,北约的做法是基于布莱尔提出的一种新理论,即所谓的新干涉主义,这种理论认为“人权高于主权”,在必要时要干预一国之内政。正是在布莱尔的积极鼓噪下,北约才对南联盟动手。
出兵阿富汗
人类进入新千年之后,美国总统换人,布莱尔自己也赢得了2001年的英国大选。不过布什在总统宝座上还没坐稳,美国本土就遭遇到“9·11”袭击。布莱尔立即向布什表示英国和美国站在一起。
2001年10月7日,“9·11”事件发生后还不到一个月,阿富汗战争正式打响。在战场上,美国主动要求英军参战。
由于阿富汗局势迟迟得不到实质性改善,军队撤离遥遥无期,伤亡人数不断上升,民众也开始对布莱尔政府不满。
推翻萨达姆
2003年3月19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布莱尔坚定支持美国,并且派兵助战。对于这场战争,英国多数民众并不赞同。
由于英国在对外政策上对美国亦步亦趋,英国民众及媒体经常嘲笑布莱尔是布什的“哈巴狗”。在英国国内,布莱尔的支持率因为伊战一度滑落到不足两成,他也被称为是英国数十年最不受欢迎的首相。
紧急讲话
消除民众恐慌
2005年7月7日,参加八国峰会的元首们在苏格兰的“鹰谷”酒店准备开始新一天的会议议程。就在此时,噩耗传来———伦敦地铁发生连环爆炸。
布莱尔立即乘上了飞回伦敦的武装直升机,并发表了一份声明,希望在最快的时间内稳住民众恐慌的心。“我们不会因此而发生分裂,我们会用冷静而强大的力量来表现英国人的精神和尊严。”
尽管大多数人认为美英对伊拉克开战是导致伦敦遭到爆炸袭击的导火索,但布莱尔的支持率却因为爆炸事件而上升到了历史第二高。
丧失民心
坦然接受现状
布莱尔十年前上台时,矢言终结保守党政府多年来的腐败。不过工党在他最后一年任期内曝出“金钱换爵位”丑闻,几名富商向工党提供了上千万英镑之后被布莱尔政府提名为英国议员。布莱尔也因此创造了一个纪录———去年12月14日,他成为英国史上第一位在任期间因刑事案件而接受质询的英国首相。
民调显示,丑闻曝光后,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布莱尔应该立即辞职,工党内部支持他马上辞职的人也有增加趋势。一些工党成员已经开始抱怨,这一事件让人们对他们的政治信任带来了损害。但布莱尔表示,他已经接受了自己没有十年前刚上台时受欢迎的事实。布莱尔说,他很尊重英国人民,能够领导英国他很荣幸。在过去十年中他尽了最大的努力。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