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晓梅孙士军本报记者王海燕
清洁城乡,眼下成了全昌平最热门的话题:从本地居民到驻昌高校大学生;从农村保洁员到农贸市场的商贩,人人动手,清理市容顽疾。
5月18日,跆拳道世锦赛将在昌平拉开帷幕。下半年,“好运北京”系列赛铁人三项赛和公路自行车赛也将相继在昌平举行。2008年奥运会,昌平将是铁人三项和公路自行车两大项目的赛区。
以迎奥运为契机,昌平区下大力气整治城乡环境,培养市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塑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以清洁的面貌迎接各国友人的到来。
分类垃圾桶摆进村里4月中旬,昌平区沙河镇南一村1000余户村民每户都领到两个垃圾桶。桶身上分别标有“生活垃圾”和“渣土垃圾”的字样。
从即日起,南一村村民就不用自己出门倒垃圾了。村民只需对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每天上午9点和晚上7点,村里20多名保洁员就会按各自的“管片儿”,挨家挨户上门去收。然后再由镇里的垃圾密闭运输车将垃圾清运至区指定消纳场所,进行无害化处理。
而在毗邻昌平城区的城南街道办事处,所辖的行政村内已经和城里的小区一样摆放了标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字样的分类垃圾桶。
“把垃圾简单归一下类,对村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却给我们后期消纳处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昌平区市政管委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今年,垃圾分类的做法将在昌平符合条件的行政村推广。
农村的垃圾处理曾是环境治理的一大痼疾。2005年,昌平在全市率先推出了“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并组建了一支1200多人的保洁员队伍,全区312个行政村的垃圾基本实现日产日清。饭馆泔水资源化处理昌平饭馆多,仅卫星城里就有大大小小1000多个。餐饮业发达,其副作用也不容小觑:每天都会产生25吨左右的餐厨垃圾。
餐厨垃圾,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泔水”,处理不及时,很容易滋生蚊蝇,传播疾病。过去,泔水没有好的处理办法,很多农民一到晚上就蹬着三轮车到各个饭馆去收,三轮车蹬到哪儿,泔水的酸臭味儿就飘到哪儿。更可怕的是,用泔水养出来的猪,人吃了这种猪肉对身体危害极大。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泔水也不例外。去年,昌平建起远郊首座有机资源循环利用站,尝试对泔水进行资源化处理。
记者在处理站看到,收集回来的泔水首先被沥干,然后放进一个密闭的处理装置里,经过60摄氏度到80摄氏度的高温干燥、灭菌处理,最后生成具有新陈代谢活力的一种高效微生物菌。这种菌再与麦糠、花生壳、秸秆混合搭配起来,就变成了每吨3500元的有机微生物菌肥或生物蛋白饲料。
目前,昌平有机资源循环利用试验站每天可对3吨餐厨垃圾进行处理,形成近1吨的有机微生物菌肥。这种肥料已经在昌平区3000余亩水果蔬菜生产基地推广使用,其中,位于兴寿镇的1600亩草莓基地去年全部用上了菌肥,产量比以往提高了20%,草莓糖度提高了9.6度,果质硬度明显提高。
今年,昌平将在卫星城和十三陵风景区周边各建一座餐厨垃圾处理站,使两片区域的餐厨垃圾基本实现资源化处理。京北最大农贸市场“整容”
在昌平,一提起水屯批发市场,很多居民是“又爱又恨”。爱是爱它货品全、价格低,恨是恨它环境脏,秩序差,一不留神还会丢东西。
水屯市场是京北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占地面积600亩,有固定商户600余户。由于市场占地面积大、经营商户多、人员流动量大,管理上有一定难度。市场内的环境卫生问题一直是个顽疾。
今年3月,水屯市场将整治内外环境、完善各项配套公共设施作为升级改造的“重头戏”。食品厅内摊位全部按照食品经营卫生标准,摊位贴瓷砖,增设清洗、消毒、隔离等设施。拆除老旧房屋,粉刷外墙面,建设停车场,并在各交易大厅安装了消防喷淋设施。
市场还给每个商户发放了一封公开信,倡议全体商户积极投身到环境卫生改造中来。现在,市场内的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现象明显减少。熟食经营户巩瑞梅高兴地说,从前很多顾客认为批发市场卫生条件差,不愿意上这儿来买东西,现在经过整改后,客源比以前明显增加了。
开通卫生监督热线
清洁城市人人参与
“请爱护公共环境,维护交通秩序,共建美好昌平!欢迎您对卫生环境、市容市貌进行监督。监督电话:69712345。”今春,不少昌平居民接到了这条由昌平区政府发出的短信。
“这一招还挺管用,暴露出了不少卫生死角。”昌平政府办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热线开通1个月来,已有300多位居民通过监督热线和政府进行互动,反映建设工地施工扬尘、社区门口车辆占道、小区下水道长期堵塞等问题。区政府经协调相关部门,基本上使每位居民都获得了满意的答复。
创建卫生清洁的城市环境,需要居民共同参与。现在,每到周五下午,来自昌平各机关单位、社区的1000多名清洁城市志愿者就走上街头,参与维护公共绿地、铲除小广告、擦拭栏杆等公益劳动。家住城北街道的王连山老人今年已经75岁了,每次清洁日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平常日子里,老人在马路上遛弯儿,看到有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的年轻人,就上前教育一番。老人说,环境不好的时候,在地上吐口痰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大街上这么干净,环境这么好,还有人乱扔乱吐,谁见了心里都特“堵”。
拥有清洁的城市环境也不只是昌平本地居民的心愿。800多名驻昌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们也多次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参与宣传活动。他们有的对过往市民和游客进行民意测评,了解市民和游客对昌平区市容环境卫生的满意程度;有的则利用手中的相机,通过几周的定点连续拍摄,记录清洁城市工作给昌平城市环境卫生带来的深刻变化。截至目前,已收集民意测评表200余份,照片200余张。RJ204
图为昌平街头绿地。 王美竹摄RJ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