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布莱尔10日中午宣布辞去工党领袖职务,他将保留英国首相职务至今年6月27日。
在“政治起点”宣布辞职
10日上午9点,布莱尔召开内阁会议,告诉阁僚们他们其实早已知晓的决定,即他将先辞去工党领袖职务,在给工党7周时间选举主席和副主席后卸任首相。
然后,54岁的布莱尔于当天中午飞抵他1994年宣布竞选党魁的地方——英格兰北部塞奇菲尔德选区。1983年5月20日,而立之年的他也是在这里当选英国议员,登上政治舞台。如今,布莱尔再次回到他政治道路的起点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自己即将告别政坛。
在热烈的掌声中,早生华发的布莱尔身穿深色西装,系着鲜红的领带,面带笑容,走上讲坛,发表讲话,感谢选民对他的支持。但他的笑容逐渐变得僵硬,最终他长吸一口气,毅然宣布辞去工党领袖职务。
神情激动的布莱尔在讲话中回顾了在任10年的政治历程,称他的政府使英国更加强大,并希望工党继续坚持“新工党”路线,以连续第4次赢得大选,继续执政。
将进行环球告别之旅
在宣布辞职后,布莱尔5月11日将飞赴法国,会见当选总统萨科齐,为英法缔结“亲密的合作关系”再尽一份力。
接下来,布莱尔将于下周飞赴华盛顿,最后一次以英国首相的身份会见美国总统布什,再谈谈将“两布”命运紧紧联系起来的伊拉克问题。也有人猜测,他可能利用这次访问领取美国国会2003年颁发给他的金质奖章。
同布什会晤后,布莱尔还将风尘仆仆地远赴非洲,访问南非和其他几个非洲国家。2005年,由布莱尔牵头建立的非洲委员会呼吁发达国家每年给非洲提供250亿美元的援助,一直持续到2010年,此后每年的援助增加到500亿美元,并提议免除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全部债务。但至今,这些慷慨的承诺一直没能切实兑现。
非洲之旅之后,布莱尔还将于6月6日至8日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出席八国集团峰会,然后在6月21日至22日在布鲁塞尔参加欧洲理事会峰会,届时他可能将与德国在欧洲宪法问题上再一次展开争论。
在完成上述一系列出访后,布莱尔将于6月27日离开英国首相的位置。
据悉,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内政大臣里德都将在布莱尔卸任首相时一起离任。
现任财政大臣布朗获得工党内部大多数成员的支持,接任工党主席继而入主唐宁街10号几无悬念。
布莱尔这十年苦涩多过甜蜜
十年前,布莱尔入主唐宁街时意气风发。然而十年奔波下来,布莱尔无奈地发现,最初的掌声不知何时被无尽的谩骂和斥责所取代。就算主动“退出江湖”,也只有20%接受民意测验的英国人为他的离去难过。名声坏了
2003年,布莱尔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支持发动伊拉克。如今,伊拉克持续的混乱和暴力冲突、驻伊英军不断增加的死伤、撤军时间表的不确定等,都让英国人对这场战争充满了厌恶,也使得人们对布莱尔的执政评价蒙上了一层阴影。近日的民调显示,69%的英国人公开坦言,布莱尔将会因为伊拉克战争而被公众和历史记住。
另一件会被载入布莱尔功过簿的恐怕要数“金钱换爵位”丑闻。丑闻不仅使布莱尔政府遭遇了重大信任危机,他还因此遭警察询问,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卷入刑事调查的在位首相。身体垮了
44岁上台执政时,布莱尔曾因是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而广受关注。上台之初,不吸烟、爱运动的形象让布莱尔看起来既健康又阳光。然而,多年的劳碌奔波、繁忙的工作以及巨大压力让他看起来憔悴不已。近年,布莱尔因心律不齐两次入院。贡献突出
在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普遍遭遇经济瓶颈的情况下,布莱尔的经济改革成功地帮助英国跨入自二战后最长的经济繁荣期。他还促成了1998年的《星期五和平协定》,这一历史性协定对结束北爱尔兰流血冲突、推动和平进程起了关键作用,被认为是布莱尔执政十年来最高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