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在世界竞争力排名中上升到第15位新华社发
曾经让台湾人引以为傲的经济发展,在民进党执政后却一再让台湾人失望。最近,瑞士洛桑管理学院所作的2007年世界竞争力评比,台湾排名再次退步,大陆的竞争力首度超越台湾。此一讯息,在岛内引起强烈反响
当局卸责:红衫军惹的祸
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近日公布2007年世界竞争力排名,中国大陆竞争力从2006年的第19位升至第15位;而中国台湾从第17位退至第18位。
《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是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布的主要经济体经济竞争力年度研究报告,自1986年起每年发表一次。排名涉及61个国家及地区,评估项目达300多项,包括基础建设、企业效率、经济表现与政府效能四大项。
针对台湾的经济竞争力下滑,民进党当局把责任推给在野党杯葛总预算案以及去年的倒扁红衫军,让台湾的国际竞争力下滑。
台“行政院”发言人陈美伶说,台湾去年的经济表现还是相当亮丽,如果说台湾的竞争力下滑,“也是因为红衫军抗争的关系,加上总预算迟迟没有通过”。
“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副主委叶明峰表示,台湾在IMD的世界竞争力总排名近两年持续滑落,今年评比优势项目反映创新能力强、高科技出口强、外汇存底与金融资产丰裕、物价平稳。劣势指标则反映去年卡债风暴、红衫军事件及年初力霸和嘉食化公司重整事件爆发,导致中华商业银行发生挤兑风暴等,刚好影响3月间IMD针对企业经理人问卷调查结果。
叶明峰说,台湾排名滑落,有些属于外在环境变迁;而在内部部分,政治体制及社会运作有结构性问题。叶明峰慨叹说,台湾的政治体制有问题,台湾竞争力排名下滑实在预期之中。
台商忧虑:不开放没出路
台湾竞争力下降,岛内商界深表忧虑。
台湾工总理事长陈武雄坦承,岛内这几年“几乎都在搞选举”,社会对立,尤其政党斗争,政策无法顺利推行,许多重大投资案都被挡住,“立院”和行政体系未能接轨,排名连续两年滑落并不意外。因此不用IMD的竞争力评比,对于两岸竞争力,台商心中其实早就有了定见。陈武雄并且预期,未来如果执政当局无心带领人民拼经济,台湾排名恐怕还会继续滑落。
针对竞争力排名台首度落后大陆,元京投资顾问协理田兴本认为,由于大陆的经济增长率已居全球第一位,未来两岸政策若能进一步开放,才是提振台国际竞争力的最大动力。田兴本说,台湾不能处于这个趋势之外,现在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党“2008”候选人最迫切的就是提出一套具体的经济发展政策及两岸互动模式,找出适合台湾的路,才有助于经济发展。
台湾电机电子公会产业研究所执行长罗怀家表示,大陆竞争力的提升,对前往投资的台商也算是利多。他说,大陆近年来开放的幅度愈来愈大,且相当国际化,台更应掌握大陆经济起飞的优势,加强经济平台整合。
台湾“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朱云鹏表示,大陆竞争力提升主要是因为其发展阶段跟政策导向与台湾不同,大陆现在以经济为主要建设导向,台湾刚好相反,以前是经济导向,不过现在却是政治导向,这样的情况估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吴惠林指出,竞争力排名衰退是一个重槌,也是让台湾清醒的时机,如果不能清醒台湾就得承受痛苦。他认为,政治斗争的确影响经济发展,原来政治应该帮助经济发展,台湾现况却是政治拖累经济,朝野政争让社会建设受到影响。
舆论反思:整合两岸优势
这份报告究竟给了台湾什么启示?
岛内媒体认为,这份报告传达了很重要的讯息。首先,大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地在进步。其次,大陆已经不再只是一个世界工厂,不再只是以廉价劳力作为竞争力基础的经济体,它在许多高科技产业也开始布局发展。大陆当然有很多问题存在,有些甚至是严重的问题。但大陆竞争力评比排名的上升,说明这些问题在改善之中,根本不足以抵挡大陆竞争力排名的上升。
媒体分析,台湾竞争力排名的下滑,事实上不只是台湾优势的流失,而是台湾根本不愿善用其优势。在大陆崛起的过程中,台湾由于本身地理、文化、产业、人才上的条件,可以把大陆当成往上升级的跳板。然而民进党当局为意识形态所困,反而猛踩刹车,让企业徒呼奈何。
舆论表示,虽然企业为了生存,自行在两岸的价值链中提升附加价值,但这毕竟是零星的、个别的企业行为,难以为整体的竞争力大幅加分。两岸应该更积极地结合官方与民间的力量,有计划、有系统地来就双方优势推动整合。
舆论指出,民进党是要做台湾竞争力的推手还是杀手?就在一念之间而已。本报特约记者任海鸣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5-11第03版)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