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和自己的三女儿
年届七旬的刘老太幼年时被拐卖到井陉县农村,经历悲凉遭遇后,老太太苦尽甘来,四个子女中就有两个博士生。刘老太用“扫盲班”时学来的文化,花费三年时间将自己走过的路写成了一本3万5千余字的自传,准备在母亲节时作为“传家宝”送给子孙。
幼年时曾被拐卖
家住石市南环铁路的刘老太身材偏瘦,思维清晰。昨日,在农建街居委会,刘老太打开了话匣子,记者被带回60多年前的井陉县。那时刘老太只有六七岁,“我一觉醒来,一个中年妇女正在看我。”刘老太说,这个妇女的相貌被刻在了心底。随后,她被一个男人背在背上走,后来又乘货运火车辗转来到井陉。
在被人贩拐卖途中,能吃的东西就是“菜团子”,她一度饿得站不起来,最终被井陉一个农民家庭带回家,做起了这个家庭的养女。刘老太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年龄,也不知道老家在何方。养母根据她当时的个头,推测她的年龄为7岁。
刘老太在养母家从未上过学,16岁时,在村里的“扫盲班”开始学些文化,直到17岁出嫁到邻村。“17岁,什么都不懂。”刘老太说,由于出身不好,在村里人们都看不起。
四个儿女两个博士
刘老太是个很要强的人,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四个儿女身上。“我把在‘扫盲班’学的文化拿出来教他们识字。”刘老太说,孩子们从小学习都非常刻苦,学习成绩都很好。“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看书识字。”刘老太笑着说,孩子带回小人书时,她会和孩子们抢着看。
刘老太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她的四个儿女都没有辍学,刘老太靠卖茶水、替别人缝补衣服积攒学费,含辛茹苦供孩子们上学。大女儿高中毕业后,在当地学校任教,现为高级教师;二儿子最终考取了太原理工大学,并取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为该校资深教授;三女儿在政府机关任职;小儿子现为留美博士。
“我在村里可算扬眉吐气了。我是一棵苦命的小草,怎么也没想到会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刘老太手里拿着一份有关高考信息的报纸。“这是给外孙女收集的。”刘老太的孙女去年考上了大学,外孙女今年也要参加高考了。
自传作为“传家宝”
“孩子们不在身边时,我就爱想过去,一想就难受。”刘老太说,她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总想找个人说说,可是老伴总是听不进去。无处诉说的刘老太决定把自己走过的路写出来。
1999年的一天,刘老太找到一本外孙女用过的作文本,开始写自传。“起初就是随便写写,没想到还真写上瘾了。”刘老太说,她一开始写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总想把自己的经历“一次全倒完,心里才舒服”。她每天只要有闲暇,便拿出本子写。2000年时,刘老太得了青光眼,仍坚持断断续续地写。
她的自传从自己7岁被拐卖开始写起,一直写到2000年,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刘老太的自传手稿是厚厚的一沓草稿本,字迹工整,尽管有不少错字,但语言比较流畅。近日,在农建街居委会主任刘香平和其丈夫的帮助下,刘老太的自传被整理出来,共计3.5万余字。
“我要送给四个孩子每人一本,让它成为‘传家宝’,让子孙们了解过去,忆苦思甜。”刘老太说。
■文并摄/本报记者张伟 高振燕 实习生李迎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