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2日电(记者赵婀娜)2006年,北京城市水环境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北京市二类、三类水质(饮用水源水质)河道首次达到56%。这是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毕小刚在今天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举行的北京市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
到2007年底,北京市六环以内的河道可基本治理完成,达到水清、岸绿、流畅,实现绿水绕京城的目标。
北京市六环以内共有52条河道,总长520公里。为“两引、三蓄、四排”的城市河湖水系格局。毕小刚介绍,近年来,北京实施生态治河、人水和谐的治水思路,合理配置、有效利用有限水资源,既确保了生产、生活用水,又保持了良好的水环境,使河湖面貌不断改观,为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和建设宜居城市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水环境。
2007年,北京市将加大城乡污水治理力度,建成五座污水处理厂,实施原有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扩大污水出离心技术实验,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全力提高再生水水质;在郊区再建成一批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扩大管网覆盖,提高污水处理率;增加城市河湖用水,增加密云水库供水量,完成奥运中心区环境用水调度,强化河湖水环境管理;加大城市河湖水质监测,完善实时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