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厦门5月13日电(记者李慧颖)记者从正在举行的2007中国民间湿地保育论坛上获悉,由厦门大学环保志愿者编写的有关红树林湿地保护的教材《海之子》,已在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小实验班上使用了半年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小实验班负责给学生们讲授《海之子》的黄老师介绍,《海之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和拟人的手法,讲述了一根秋茄(一种红树植物)找妈妈的故事,讲解红树林这个“大家族”及其作用。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和福特汽车环保奖等的支持。
黄老师说,教材使用半年多来,学生们都很喜欢它,目前班上采用兴趣小组的形式让同学们来读《海之子》,今后还考虑和学科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身边的红树林,从小培养环保意识。
记者从2007中国民间湿地保育论坛上获悉,近年来由各地环保志愿组织编写的环境乡土教材纷纷走入中小学课堂,《草海的故事》《霍林河流过的地方》《白鹤小云》《与鹤共舞》《扎龙》《我爱母亲湖》等教材都在各地校园“扎根”。这本《海之子》在浙江、广东、广西、海南以及福建的漳州市等有红树林湿地的地区也被采用。
教材编写人、厦门大学环保组织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负责人刘毅介绍说,红树林作为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在防风固堤、抵御自然灾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红树林面积在过去的50年里已经减少了70%,目前面积仅22639公顷,保护红树林、提高孩子们的保护意识是环保行动的当务之急。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