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三角两省一市统计部门公布了2007年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报告。根据报告,一季度长三角城市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75元,同比增长14.6%。在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的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000元。
浙江收入高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来看,浙江省仍然延续了2006年的领跑趋势。在排名前10的城市中,浙江省占据了7席。绍兴、台州、宁波、杭州4城市更是超越了上海,排在了前4名。收入排在前三位的绍兴、台州和宁波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7961元、7231元和7166元。反观江苏,GDP大市苏州仅仅以6274元排在第7位,而排名第一的绍兴市人均收入比排名第11位的江苏城市扬州高出3324元。
对于浙江和江苏之间的收入差异,浙江省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卓勇良分析指出,浙江发达的内力型民营经济对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而江苏发达的外力型外资经济,虽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收入起到不小作用,但收入结构相对单一,不像民营经济,居民不仅可获得工薪等常规收入,而且能以资金、土地等要素入股,获得分红等与股权相应的收入。
与卓勇良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上海市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所所长沈荣华。他认为,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分析,江苏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和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以工资为主有很大关系。目前在江苏省内,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中智力报酬所占的份额很小。而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科技人员进入企业后,除了获得正常的工资收入外,还有由智力资本带来的分红、股金等收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江苏增长快
虽然在总量上仍然与浙江有差距,但是,江苏在收入增长方面有所突破。长三角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排名,镇江以29.9%居首,南通、泰州分别以29.3%和23.3%列第2、3位。在长三角居民收入增长前八个城市中,江苏省占了6席,除镇江、南通、泰州包揽前3外,扬州、南京分别增长18.4%和15.9%占了第4、第5。上海增长15.8%,列第6。而浙江7市中,增幅最高的湖州增长14.7%,列第7。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指出,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低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地理状况、历史传统等多方面因素。浙江省的民营经济“藏富于民”的模式直接导致了该省居民收入比较高。而江苏过去的高GDP始终没能真正惠及居民,形成了浙江人给自己打工,江苏人给老外打工的局面。
同时有专家指出,居民可支配收入并不能完全体现居民的生活水平。华东师大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宁越敏以上海为例,上海的居民收入落后于排名第一的绍兴,但是,上海人能够享受到的大都市服务是绍兴市民享受不到的。而且,居民生活水平还涉及到房贷等贷款因素。简单地说上海人的生活水平已经不如绍兴显然是不适当的。所以,没有必要把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名看得过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