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这些年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只是,这“尊重”二字,厚重如山,如何才能落到实处?
偶然走进上海华山医院,里面有一栋古色古香的“红十字老楼”,是这家百年医院最神圣的所在,布置得极为庄重气派。
而在这装饰得十分富丽堂皇、用于院史陈列的老楼中,还有十几个典雅的小房间,那是该院为终身教授们专设的办公室,哪怕他年事已高,哪怕他未必经常光顾,这小房间也永远一尘不染地等待着他的主人。院长徐建光说,“这是一种尊重!”
是的,尊重不是一句空话,它往往体现在细节之中。这尊重不光是在当下,也在长远;不光是为了先人,更为了来者。几幅油画、几间典雅的办公室,营造的是一种尊重人才的氛围,是一家医院薪火相传的文化气韵。当尊重人才成为一种单位文化,那些真正的人才,才会有脱颖而出的环境和内在冲动。
反过来想想,如果我们的孩子游览大好河山后发现,皇帝们都有着铺张奢侈的陵寝,而他们在课文上耳熟能详的那些文人雅士、科学巨子,却是身后寂寞,好容易有青山忠骨之所,也往往只能按官职大小排序——他们恐怕会对老祖宗的“尊重人才”打个大大的问号。且不说远的,倘若再碰见这样的场面:领导在高调宣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之后,自己钻进专用小轿车绝尘而去,却把刚听完领导讲话、在等公交车的老教授、老科学家溅一身泥点子,恐怕那“尊重”二字,也早被践踏在绝尘而去的车辙之下了。这情节并非杜撰,现实中也许还在发生着。
对知识和人才,对创造性劳动的尊重,要从物质待遇中体现,但对中国知识分子,更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尊重——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此之谓也。在现实中,这种尊重有时也会变味儿,比如,我们习见于“学而优则仕”式的“尊重”:科研搞得好了、戴了博士帽了、体育拿金牌了,一律给个官衔。其实,这做法深层里渗透出来的,仍然是对人才、对知识的蔑视:再大的能耐,不封官就不算修成正果。真正的尊重,无须奉送乌纱帽,而是对人才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为之营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不必急功近利,心情舒畅,才能迸发思如泉涌的创造性劳动。
党和国家倡导,要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这个“时代新风”从何处吹来?就源自于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城市,用众多细节所营造的尊重人才的气息。从这个意义上说,华山医院的油画群像和典雅的小房间,就涌动着这样的“新风”。
但愿,这样的“新风”,能从城乡的各个角落涌出,席卷我们这个时代,让创造性劳动拥有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