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胜 本报记者 赵雄韬 摄
王立彬和江洪都是退 役的体坛宿将,在中国,现役运动员又是怎样理财的呢,让我们走近浐灞队,看看“西北狼”的财经之道。
朱永胜 理财等于购买人身保险
前一阵子,大朱在股市上赚了一些钱。但他说,他对金融知识所知不多,主要是亲友替他炒股。因而,股市无论涨与跌,他都不太操心,“我们运动员平常训练和比赛挺忙的,不可能天天泡在交易所炒股”。但大朱非常赞同王立彬的看法———运动员是最需要理财的职业人群。
“早年在国力踢球的时候,不知道理财的重要性,那个时候,一是年纪小,二是职业联赛正红火,感觉挣钱很容易。但这几年不行了。岁数大了,成家了,挣钱也难了。这才知道理财的重要性。”大朱说,他关注理财并接受相关的培训,是现实的需要,他说:“吃足球这碗饭其实很短暂。尤其是中国球员缺乏相关的社会保障,趁着能挣钱的机会搞一些投资,等于自己给自己购买人身保险。”
李彦 理财是球员的一条出路
正值当打之年的李彦也很关注理财之道。他说:“现在重视理财的球员越来越多了,根据我的了解,现在的球员一般到了25岁,就开始学习一些股票、基金和房地产方面的投资知识。我平常在训练和比赛之余,闲暇时间里也跟朋友交流这方面的知识。不过,我自己不炒股,球员首先是踢好球,我跟大部分球员一样,都是委托亲友打理财产。”
说到理财重要性,李彦的见解非常中肯,“理财主要是考虑退役后的生计。运动员缺乏学校系统教育,退役后再就业,没有优势,一是年龄大了,二是所受系统教育不足,求职过程中没有多少优势。我倒是觉得趁着能挣些钱,做一些投资,学习一些投资的知识,既是理财也是为今后选择一条出路”。
问题 球员理财需要专业机构
与中国运动员萌生的理财观念相比,理财在国外运动员当中已经非常普遍。2002年初,担任德甲拜仁主帅的希斯费尔德与一家机构签订了一份合约,成立了名为职业体育银行的理财公司。这家公司的目标客户群是效力于德甲、德乙的近900名职业球员,而它的职能就是帮助这些球员理财。为何成立专门为球员理财的公司,希斯菲尔德当时说:“球员们确实是需要这么一个理财机构,他们在球场上都能感觉到市场的冲击,股票的走势往往使得许多球员在球场上不得安心。”原来,希帅用心良苦,他并不反对球员理财,又担心球员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赛场之外的股票市场上。其实,中国也需要一家以球员为目标客户的理财机构,既拓展了业务,也能帮助球员在理财的同时,集中精力打好比赛。本报记者 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