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向外国学生教授汉语拼音、基础词汇和日常用语,开设书法、中国画和剪纸等艺术课,教外国学生取中文名字、认生肖……昨日,记者在成都市棕北中学看到该校关于汉语国际推广的“教科书”。
从2004年到2006年,棕北中学年年接待来自英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学子,其中2006年接待了50多名外国学生。学校在对这些学生经过统一的培训后,分别将他们分配到学生或老师家中体验中国的家庭文化,比如和主人一起到菜市场买菜,参观中国民宅,逛特色街道(如宽巷子、窄巷子、天下耍都、羊犀立交桥下的三国主题脸谱),包中国汤圆、中国饺子,吃中餐、品中国茶,体验中国家庭生活浓浓的亲情、友情和同学情。并组织多项联谊活动,体验民族舞蹈和中国民乐,感受民俗风情……陈泽芳说,在他们回国后的来信中,我们看到中国的民族文化在国际化交流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泽芳说,通过多次与外国学生交流,该校积累了许多素材和宝贵的经验,这些精华在“教科书”中都有体现——
汉推课程的构想
从礼仪语言入口、象形文字入手开设“汉推”课程的启蒙篇;从体会中国文字的内涵到体会中国文化的内涵开设“汉推”课程的实务篇;从体验中国民俗风情到欣赏中华民族文化开设“汉推”课程的传播篇。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向外国学生教授汉语拼音,基础词汇和日常用语,开设书法、中国画、中医、中国菜、中国结、折纸和剪纸等课程,让外国学生取中文名字、认生肖、找自己的属相、穿汉服等体验中国文化,让“汉推”课程做到有的放矢,确保汉语推广卓有成效。
民俗文化的体验
让外国学生参观老成都民俗公园,感受成都的历史建筑和民俗文化。该公园由老街老桥区、民俗雕塑区、老街坊区、健身区四个景点构成,以微缩景观、浮雕、民俗人物造型,辅以诗词、史料,真实深刻地再现了成都之山、之水、之桥、之人文风貌,突出了武侯区的文化品位,并实地参与体验“坐鸡公车”、“滚铁环”、“拉锯子”、“斗跛脚”等活动,体验老成都的民风民俗。让外国学生游逛“锦里”民俗一条街,亲眼目睹大红灯笼、街两旁店铺的工艺品、民乐坊琳琅满目的乐器、茶楼、戏楼、花园式的建筑、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感受吹糖人、做糖画、工艺泥塑的乐趣,品尝各式各样的小吃。同时,还可以让他们感受武侯祠的三国蜀汉文化、川西民俗文化、红色“中国结”的牌坊门楼式设计、图腾多功能戏台等古蜀文化。
联谊活动的交流
通过交流中国武术、民乐演奏、戏曲(川剧绝活、京剧等)、茶艺表演,让外国学生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参与跳绳、捉秘藏、老鹰捉小鸡、过竹竿、吹乒乓球……进一步增进彼此间的友谊;通过弘扬中国饮食文化,开展烹饪大赛,邀请厨师作为烹饪大赛的指导老师,由中外学生组成参赛队伍,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相关的中国菜,做成一桌桌美食盛宴,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和碰撞的另类场所……
新闻背景
去年底,经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批准,成都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成都棕北中学、绵阳中学四所学校在省教育厅组织的招标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汉语国际推广中学实习基地学校”,从今年起接受国外学生学习汉语,并在条件成熟时到国外设立孔子课堂。棕北中学作为参与竞争的唯一一所初中学校,与省内其余9所国家及省级示范高中同台竞争,最终竞标成功。
据悉,为提高汉语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等11个部办委局提出通过5—15年的努力,健全我国汉语国际推广体系和机制。为适应这一需要,国家将重点建设若干个“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一批中学和社会机构将担当起“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师资实习基地”的重任。
本刊记者 高善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