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小吮吸母文化长大的人,一旦来到异国他乡,往往会遭遇“文化冲击”(CultureShock),有人更生动地译为“文化休克”。这种不适应所在地文化、怀念故国文化的现象,就是乡愁。为了排遣深深的乡思、尽快适应和融入新的环境,大多数人都采取了入乡随俗的积极态度。
但是外国文化并不是绝对完美的,更不都是适合于自己的,所以入乡随俗应该有所鉴别。特别是骤然来到西方发达国家,感觉一切都好,于是生吞活剥地依样画葫芦,希望快速融入当地社会,这种饥不择食、照单全收的态度,往往容易出问题。而中西文化的不同在伦理道德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尤其需要我们注意。
要不要找“临时伴侣”?
很多年以前,我担任法国奥尔塞地区中国留法学生和学者联谊会的副主席时,为了便于工作,就住在联谊会内。每当夜间、周末和节假日,那儿总是聚满了众多的年轻学子,喝茶、聊天、打牌、看电视、阅读国内报纸杂志,很是热闹。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女访问学者叙述了她的一次遭遇。那是她在一次喝咖啡的时候,有一位法国同事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要给她介绍一位男友,这使她大为惊讶,因为研究室的同事们都知道她已经结婚,而她日夜思念的周岁儿子的照片也一直摆放在她的办公桌上。所以她满脸不解地问道:“你不知道我已经结婚并且有孩子了吗?”这下轮到那位法国同事惊讶了,反过来问她:“他们不是没跟你一起来法国吗?你们不是已经分居好几个月了吗?你目前不是正孤身一人生活在法国、而且还要单身孤居一年半载吗?”这位女学者说,她对那段谈话印象非常深刻。
事实上,在法国人眼里,长期分居两地的夫妻各自在外面找一个临时伴侣似乎是常有的事。在法国,参加某些社会活动,例如出席各种晚宴、参观艺术展览或观赏歌剧音乐会,没有异性相伴而独自前往是难以想象的,这正如这位女学者难以想象会有人给她介绍男朋友一样。不少法国女性在没有男伴的情况下,宁愿放弃或拒绝一些邀请,以避免无趣和尴尬。这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女儿能状告父亲吗?
在西方,父母和子女之间、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中国人所习惯的那样。记得有一次,法国某报报道了一位父亲开车肇事,致使作为乘客的女儿受伤,这位女儿就上法院状告其父的事件。我相信,这要是发生在中国,按照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这位女儿非受到全社会的谴责不可。可是在法国,要是女儿不把父亲告倒,就别想从保险公司拿到一分钱的赔偿。所以,当地民众都理解和同情这位女儿。
因此,由于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和民族性的不同,在法国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中国人未必合适。有人认为,所谓道德标准,是当时当地社会约定俗成的一种规范。既然生活在这个环境里,当然应该入乡随俗地按照当地的规范生活,否则必定会招致不少烦恼或者自寻苦恼。比方说习惯了左边行驶车辆的人,如英国人或澳洲人,一旦来到交通规则靠右行驶的地方,如美国、加拿大和法国,如果仍然我行我素、一意孤行地往左边开,那么不是被警察开罚单,就必然是麻烦不断、造成天下大乱,甚至头破血流、车毁人亡。
“婚外情”能解决问题吗?
道德标准不能独立于社会制度之外。有不少华人认为,作为中国人,洋装虽然穿在身,可心还是中国心,虽然入乡随俗求得了一时的方便,可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会永远快乐。比如,有人跟我说,某些浪漫的法国人习惯地认为爱情和婚姻是可以分离的,他们视婚外恋为正常婚姻生活的有益补充。这种所谓妻子和情人可以兼得的双轨制,甚至还是某些人追逐的理想生活模式。可作为东方人,我们是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文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谁能做到与过去一刀两断呢?谁能完全接受和适应这种习俗?
对此,我个人认为,大多数法国人也并不认为婚外情是对的,他们只是抱着比较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而已。我听说过有一位女学生,她已经罗敷有夫,但是丈夫的签证一直办不下来,孤身面对异国他乡的寂寞和彷徨,再加上生活、学习和精神方面的种种压力,促使她和另一位使君有妇的老同学组成了一个“临时家庭”。虽然因此相互间有了照应,节省了不少的开支,也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但她私下告诉过我,种种内心的不安、良心的谴责甚至鞭挞,有时会像惊涛骇浪般冲击她平静的心境。特别是在收到家信的时候,对丈夫和孩子的愧疚感和负罪感,时时折磨她的良知。不久后,他们双方的配偶都先后来到了法国,彼此不留痕迹地散了伙,一切都归于平静,现在他们都已经学成回国了。但是现代资讯如此发达,一旦这样的事情被发现,往往会造成家庭破裂,至少也会造成很深的心理裂痕。
的确,东西方社会在道德伦理方面的差异有很多。对于海外华人来说,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入乡随俗是必要的,但是在观察、学习和吸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切忌学了别人的糟粕,丢了自己的精华。(周善铸寄自加拿大)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