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食品和农业部长沙拉德·帕瓦尔5月7日说,尽管中央政府去年拿出1700亿卢比(1美元约合40卢比)用于实施各种农业及农民救助项目,但在过去的4个财政年度里,印度的7个主要农业邦仍有8263名农民因贫穷和绝望自杀身亡。
近几年来,尽管印度经济每年以约8%的速度持续增长,但占人口总数70%左右的农业人口却未能从中受益,2006—2007财政年度的农业增长率还不到3%。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等农业大邦,大量农民在春季向银行借款购买种子、农药和肥料,到了秋天却往往由于天气和病虫害等原因颗粒无收。在无力还款失去信用后,银行拒绝继续放贷,这些农民只好转向私营钱庄高利举债。如此恶性循环使许多农民家庭的欠债高达几十万卢比,因对生活前景极度绝望,他们中不少人集体走上自杀的道路。
在农民自杀事件高居不下的背景下,印度国大党联合政府上台后,以《最低共同纲领》为框架,推出了多项旨在促进农业发展和消除农民贫困的救助计划。从2005年开始,印度中央政府实施的“农民复兴方案”规定,银行需减免欠债农民的利息并重新审查偿还贷款的可行性,由政府向贫困农民提供一定数额的财政补贴,同时,在农业灌溉用水、电、种子、肥料等方面向农民提供优惠。
2005年8月,印度政府再次通过《全国农村就业保障法案》,批准“给农民发工资”。中央政府宣布,在随后5年内斥资1.4万亿卢比,让每个农村家庭都获得每年至少100天的就业机会,并且按照每天至少60卢比的标准从政府部门领取工资。此外,一项“旱涝保收”的政策也规定,如果政府未能按承诺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相关人员可以不用工作而获得大约相当于原工资一半的“失业补贴”。
然而,在近两年的实施过程中,中央政府的好几项农民救助方案都因资金问题面临极为窘迫的局面。一些银行指责政府以指令的形式干预贷款业务,客观上造成了呆、坏账的迅速增加。中央财政的大量投入平均到每个农民身上也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不可能给农民生活带来根本性的改变。此间有报道指出,在许多试图“给农民发工资”的试点地区,有关措施实施几个月后,农民就再也找不到工作了,政府发放工资更是无从谈起。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帕瓦尔此次断然拒绝了议会关于继续延长农民救助项目的要求。他表示,对议会农业委员会提出的19项建议,政府只能接受7项,其中包括向农民推广高效肥料和优质种子、在农作物受天灾影响时提供补偿,等等。而议员们提出的扩大“农民复兴方案”覆盖面等关键性建议则全被中央政府拒绝了。
帕瓦尔在接受议会质询时表示,政府仍在积极考虑各种措施,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争在下一个财政年度实现农业增长4.1%的预定目标。此间分析人士指出,只有印度农业取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农民贫困问题才有望得到根本解决。(陈继辉)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