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古沉船 “撒谎”16载
“南海I号”打捞在即,阳江边防支队公开一段“幕后新闻”
本报讯(南方日报记者张建明 通讯员张文兵 陈武华 刘广辉)沉没在阳江海域的“南海Ⅰ号”古沉船打捞序幕即将拉开。
昨日,作为该海域执法部队的阳江市公安边防支队负责人公开了多年守护的一些“幕后新闻”。尤其有趣的是,边防官兵为保住海底古沉船的秘密,不得不撒了16年的“谎”,如今讲起,官兵们都感慨万分。
看到渔船就说“海底有炸弹”
“南海Ⅰ号”是在1987年夏天发现的,但在最近各媒体大幅报道前,国家有关方面一直未向外界披露详细的信息,关于“南海Ⅰ号”的一切都是秘密。
1987年,刚刚组建的阳江边防支队就接到了警戒保卫沉睡海底的“南海Ⅰ号”安全的任务。
阳东县东平镇一带的很多渔民都记得,从那以后,他们驾船经过距东平渔港约20海里的一片海域时,总会看见公安边防的巡逻艇在游弋。每当渔民准备下网,官兵们就会驾艇赶过来,礼貌地说:“这里海底有当年外国侵略部队扔下的炸弹,捕鱼很危险,请马上离开”。
16年里,官兵不断重复这个“经典”的理由,劝说不知情的渔民离开“南海Ⅰ号”海域,防止拖网、抛锚对沉船造成损害。
在渔民群众面前说了“谎”,官兵们难免心存不安,但大家相信,他们知道真相后会谅解的。
演绎新版“列宁和卫兵”故事
2002年初,国家和省的考古工作人员悄悄进驻东平,开启初期水下考古发掘。考古队租住镇上某宾馆两层楼安营扎寨,每天清晨出海打捞文物,傍晚返航回宾馆清理,人数最多时达40人。阳江边防支队组织警力在宾馆附近24小时执勤,保卫工作滴水不漏,一只飞鸟也进不来。
记者还听到了一个“列宁和卫兵”式的故事。这年5月的一天上午,北京一位考古学教授被派来东平指导打捞。教授只身一人来到宾馆,因为事先没有接到通知,执勤官兵坚持要核实身份,不予放行。直到阳江市文化部门来人解释,交付了名单,才让这位教授进入。事后,执勤的官兵向他表示歉意,教授却称赞说:“有你们这么认真保护文物打捞,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2003年起,“南海Ⅰ号”的打捞计划逐渐公之于世,阳江边防官兵的保卫工作才由秘密转入公开。这个秘密,被可爱的边防官兵一丝不苟地严守了整整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