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政策障碍,能源将不是问题
“未来的43年内削减50%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现在缺乏的是政策支持。”
编者按:
能源安全以及能源使用带来的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看起来都是客观存在和未来无法避免的。
尽管对于这些将影响我们子孙后代的问题,各方面已经提出不同对策建议,但欧洲可再生能源理事会和绿色和平觉得已有的各种报告和建议似乎还不够。这两家机构最新公布的一份题为《能源革命》的报告,试图说服世界各国政府,在原有的能源计划基础上,有必要来一次更为深刻的“革命行动”。
“革命行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利用现有可再生能源技术,极力提高能源效率,实施分散式能源技术和选择。
看起来,这些建议当中的一些提法并不是革命性的。也许,两家机构更想强调的是有关政府实施这一变革的决心和勇气。
本报记者 陈宏伟
“全球范围技术上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储备,足以提供六倍以上的当前世界能源消费量,且永不枯竭。”
“通过选择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中国家几乎可以稳定它们的二氧化碳排放。”
对于《能源革命》的这些结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R.K. Pachauri博士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分析”。
“目前全球认识到,新技术及其中一些现有技术的更为广泛的应用,将为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带来最有希望的前景。技术与理论已经不再是问题,重要的是紧急行动。” R.K. Pachauri说。
人们注意到,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的第四次气候评估报告中,技术作为一个重要主题被包括在其中。这正是对技术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事实的认可。
“为使可再生能源发展在经济上有吸引力,所有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平衡和及时发展至关紧要。” 欧洲可再生能源理事会Arthouros Zervos和绿色和平气候和能源项目负责人Sven Teske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进行能源变革,到2030年,只要全球范围内在所有行业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实施的政治意愿,和影响提高能源效率的措施存在,可再生能源能够提供多达35%的世界能源需求。到2050年,世界能源需求相对参照模式可以减少47%。”
整个报告所提及的“变革”的模式,是以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预测的传统情景模式为参照情景而建立起来的新模式。
“令人振奋的分析”基于以下几点:
可再生能源对于未来的能源变革不是梦想,而是真实、成熟并可大规模实施的。数十年的技术进步已经看到,包括风机、太阳能电池板、生物质能发电和太阳能集热器等可再生能源技术逐步进入能源技术主流;
全球可再生能源正在迅速发展。2006年,营业额达到380亿美元,比前一年高出26%;
未来十年,许多经合组织国家现存电厂将完成技术生命周期并需要更新或替代;
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重视从发达国家的失误中吸取教训,对于可持续能源供应有着足够的认识;
……
“需要强调的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成败与否,将强烈地依赖于各国政府及国际社会的政治选择。”报告说。
全球还应当形成一个共识:从经济上,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是合算的。
正如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所说:今日投资于能效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人,将是明天经济竞争中的胜者。从长期来看,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不作为而付出的代价,将远远高于目前采取行动所投入的成本。
气候变化要求人类采取行动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报告,则将气候变化的元凶锁定为人类活动。
研究相信,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的增长,主要由于化石能源的燃烧和森林砍伐,以及工农业生产、动物和垃圾填埋场造成。
气候变化已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且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将破坏生态系统、物种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计。
根据IPCC的报告,世界平均温度在未来100年最高可能增加5.8摄氏度。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增长速度。
气候政策的目标应该是保持全球平均气温比前工业时期增长幅度不超过2摄氏度,否则,生态的破坏和气候的干扰程度将急剧增加。
京都议定书体现了在气候变暖这一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上,有关各国之间达成的一种共识和行动。
伴随着全球变暖,其他挑战也已经变得更为紧迫。世界范围内的能源需求正在惊人增长。能源进口过分依赖少数政治上不稳定的国家,以及价格波动较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这种现状已使能源供应安全成为政治议事日程中的首要问题,同时也威胁着全球经济的活力。
报告说,需要改变我们生产和消费能源方式的共识也同时形成——虽然关于如何达成这样的目标仍有不同意见。
报告警告说,要改变我们的能源系统来满足上述目标,人类拥有的时间有限。这意味着,最迟近几十年内,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达到顶峰并开始下降。
能源革命之路
参与撰写报告的专家认为,要想避免气候变暖带来的最坏影响,人类应该在未来十年中做出根本性的改变。“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条完整的能源革命之路,包括能源生产、消费和传输的方式。”
能源革命的效果,取决于是否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是提高能源效率并实施清洁、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我们需要的是,用已有技术高效地利用能源。同时,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改进措施已存在,并且竞争力日益增强。
二是尊重自然生态的承载力。大气可以吸纳的二氧化碳数量有限,每年人类排放相当于230亿吨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煤炭地质储量作为燃料可供人类使用数百年,但我们应在一个安全的限度内使用。大多数的世界化石燃料储备,包括煤、石油、天然气,都应该留在地下。
三是告别肮脏的、不可持续的能源。当燃煤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真实而紧迫的威胁时,我们不应继续建造更多煤电厂。
四是平等和公平。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人,无论北方国家还是南方国家、穷人还是富人,都从能源服务中获益,比如照明、供热、电力和交通。
五是使经济发展和化石能源使用脱钩。我们需要使用那些更加高效生产的能源;需要完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换,迅速放弃化石能源。
为实现变革,需要大规模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热电联产技术,并遵循分散式的、更小单位的利用方式,发展速度必须超过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速度。
而直接从现有的以大型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系统,转换到完全基于可再生能源供应的模式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一个过渡期来建立必要的基础设施。
在坚持推进可再生能源立场的同时,绿色和平的报告认为,在规模适当的热电联产电厂中,天然气是一种有价值的过渡能源,它可以驱动建立经济分散的能源基础设施架构。随着夏天愈加炎热,集制冷、供热、发电三种功能为一体的发电模式将成为满足减排目标非常有效的方法。
真正的行动取决于两个步骤,一是提高能源效率,二是改变能源使用结构。
能源革命旨在全力开发能源效率,以减少一次能源的使用。它着眼于目前最好的实践经验和将来继续创新条件下可以获得的技术。报告认为,节能应在工业、交通和民用/商业三个领域基础部门以同等重视程度推广。
“节约能源的基本理念是聪明使用,而非节制使用。”最重要的节能选择体现在以下方面:隔热和建筑物设计、高效的电子机器和终端设备、用可再生能源供热系统(如太阳能集热器)替代旧电子供热系统和客货交通工具能耗的减少等。
结构变化并不单指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总量的比重调整。报告认为,分散式能源系统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利用同样重要。
分散式能源系统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燃料使用效率,并减少能源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分散式能源系统还涵盖了其他专业体系,如地源和空气源热泵、太阳能供热和生物质能供热。
与此同时,现代化的燃气电厂、用电量管理、发电管理、能源存储、新型电网、农村电气化等构想和措施,将有助于实现能效提高和结构优化。
中国能源革命情景
决定未来全球能源需求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口发展、经济增长和能源强度。
根据联合国的人口发展预测,中国人口将持续增长,大约到2030年达到峰值,约14.6亿。2030年之后将开始减少。到2050年时,人口大约为14亿。
在参照情景下,能源强度每年降低2.3%。2003年-2050年,单位GDP的能源需求将减少大约65%;而在能源革命情景下,在能效方面的积极政策和技术支持将使单位GDP能源需求到2050年降低大约80%。
综合人口发展、GDP增长和能源强度的估计,在能源参照情景下,中国能源需求将从目前的35000皮焦耳/年(1皮焦耳=1015 焦耳=34139吨标准煤)增加到2050年的81000皮焦耳/年;在能源革命情景下,到2050年大约是53000皮焦耳/年,比目前的需求增加50%。
几个主要方面的具体情景是:
在能源革命情景下,随着家庭和服务业成为主要的电子消费增长点,最终电力需求的增长是不成比例的。但随着提高能效措施的不断开发,尽管经济持续增长,更高的能源需求增长也不会出现。相比能源参照情景,能效措施减少了大约1200太瓦时/年(1太瓦时=100万千瓦时)的数量。
供热部门,在能源革命情景中,热能的最终需求也能减少。到2050年,有12500皮焦耳/年的消耗可以被削减。
交通部门明显的能效提高,以及工业和民用领域中能源需求的减少形成互补。在能源革命情景中,中国2050年的交通能源需求将是当前的三倍,也只是参照情景预测数据的一半。这一目标实现的途径包括:引入更高效率的汽车、铁路取代公路运输货物、改变与流动相关的行为模式等。
电力生产方面,到2050年,53%在中国生产的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的新型可再生能源将贡献37%的发电量。
热供应领域,目前,可再生能源提供了供热方面大约35%的一次能源需求,主要贡献来自于生物质的使用。缺乏区域性供热网络,成为大规模应用地热和太阳热能的严重结构性障碍。过去的经验表明,在并网的电力系统中实施有效的支持机制比在供热系统中更加容易,因为后者涉及大量不同的利益相关者。
相对参照情景,能源革命情景中,一次能源消费需求在2050年将减少40%。大约33%的剩余需求将由可再生能源提供。
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根据能源参照情景,到205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将达到现在的三倍,这将远离可持续发展途径;在能源革命情景下,中国将保持在2003年33亿吨的排放水平,每年人均排放将从2003年的2.5吨略微减少到2050年的2.3吨。
电力部门仍旧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来源,占到2050年总排放的50%。但是在工业和其他部门中,能效的提高和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增加将使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从而抵消电力和交通部门排放的增加。
关于未来电力生产的成本,相比参照情景,在能源革命情景下,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引入几乎不增加发电成本。由于电力生产中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能源革命情景下,2020年之后,电力生产成本在经济上更合算,并且到2050年,发电成本几乎仅有1美分/千瓦时,低于参照情景下的数据。
中国的能源政策
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节能中长期规划指出,从2006年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45%。
在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之外,中国政府还提出了一系列实现节能目标的方法。例如,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通过开发推广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通过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实现管理节能。一些耗能大户和关键行业成为工作重点。
此外,还提出了强化促进节约的政策措施。例如,实行单位能耗目标责任和考核制度,实行强制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制度,推行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等。
但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即2006年,中国降低能效的指标却没有实现。
对于接下来的降低能耗工作,政府重点放在以下若干方面:完善并严格执行能耗标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健全节能环保政策体系;强化执法监督管理;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
中国政府确立的目标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全部一次能源消费的16%左右,在可再生能源消费中,因地制宜利用的分散型可再生能源,如接近能源使用终端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发热方式,将解决偏远地区人口的电力供应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
不同的可再生能源潜力如下:
在中国,水能资源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约为4亿千瓦。中国开发水电的目标为,至2010年,装机容量达1.8亿千瓦;至2020年,装机容量达3亿千瓦。中国水力发电的勘测、设计、施工、安装和设备制造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是,当前水电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保护当地生态系统以及如何安置移民;
到2005年末,中国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200万千瓦。以陈化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达到102万吨;农村户用沼气池年产沼气80亿立方米。到201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50万千瓦;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沼气产量在2010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190亿立方米和440亿立方米。
据中国气象局估计,中国可开发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其中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约2.5亿千瓦,离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约为7.5亿千瓦。至2005年底,中国已经建立并网风电场60多个,总装机容量达126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在2005年增长了65%;在2006年增长了80%以上。中国计划在2010年,全国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为3000万千瓦。
目前,风机制造业的国产化率低,造价高,仍然是限制中国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支持风电技术和风电制造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在2005年7月颁布了《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规定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
到200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2005年,太阳能热水器总面积达到8000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1500万平方米,使用量和年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太阳能在分散式能源系统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解决偏远地区农村人口的用电问题。到201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到2020年为180万千瓦。
给中国的政策建议
能源革命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为了阻止危险的气候变化应如何改革他们的能源消费,而中国正处于能源革命的前沿。
报告呼吁:推动政策变革,逐步将化石能源使用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贯彻实施国家“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力度,特别是风电和太阳能光伏行业。
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其对环境社会的负面影响。如在发展水电的同时,须对当地的环境破坏和移民问题进行充分评估。发展生物质能,也需要避免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或对森林的破坏。
在世界范围内,常规能源每年都能得到约2500亿美元至3000亿美元的补贴,这一现象导致市场的严重扭曲。对电力生产者(及整个能源部门)而言,污染环境基本无需额外付费,这一现象对市场造成了扭曲。
电力市场的政府垄断,是阻碍可再生能源发挥全部潜力的一个主要障碍。一个多世纪以来,发电行业的特色就是政府垄断,当新增生产能力需要投资时,通常是通过国家补贴或是提高电力价格来完成。
生产常规能源的真实价格,包括被社会所吸收的费用,例如对健康的影响,及当地和附近区域所遭受的生态破坏——从汞污染到酸雨——及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果在生产过程中确实造成污染,生产者应该负责支付赔偿费,额度与生产过程给社会所造成的损害一致。
要建立一个真正的竞争市场,外部成本应与其他补贴一样,成为能源定价过程中的因素之一。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污染者付费”原则,要求相应的污染排放者支付费用,或是对没有排放污染的生产者提供适当补偿。
如果外部成本能够如实地反映在能源价格中,那么,可再生能源技术将具有相当的竞争力。要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被广泛接受,电力部门的实质性改革势在必行。比如:
破除电力部门壁垒。各级管理机关都应设立清晰的项目审批时间表,应给予可再生能源项目优先权。政府应为此类项目设立更详尽的程序上的指导,以加强现有的立法制度;同时,要简化项目审批程序。
电力改革应该解决可再生能源面对的市场壁垒,包括:
简化、统一的规划程序和审批系统,整体性、成本最低的网络规划;公平上网准入,透明价格和消除歧视性上网准入和传送费用;实行本网内部公平透明定价,承认并补偿嵌入式发电的利益;分拆电力行业,将发电和输配电分离;电网基础设施发展和加固费用必须由电网主管机关而非各可再生能源项目承担;向终端消费者披露提供燃料结构和环境影响信息,使消费者在信息公开的情形下选择不同来源的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