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五月十五日电题:“一国两制”的实践相当成功——访加拿大驻香港总领事谢鉴波
中新社记者 陈伊敏
“十年经验证明,‘一国两制’的实践相当成功。香港和中国内地都获益,经济上实现了互惠互利。”加拿大驻香港总领事谢鉴波(GerryCampbell)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自二零零四年起任驻港总领事的谢鉴波,言谈谦和,其妻为港人。说起九七回归以前,他坦言,国际社会曾对“一国两制”这个独特的概念“有过怀疑”。
不确定香港的未来是否能真正实现《基本法》所承诺的“高度自治”。
十年后的今天,在谢鉴波看来,“一国两制”保持了香港的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香港既与中国内地加快融合,又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保持着为西方所熟悉的营商模式、完善的法制、高透明度而规范的股票市场,这些无疑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
“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香港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受欢迎的新股集资上市地点,成为外国与中国内地做生意的平台。”
谢鉴波认为,香港的确实现了“高度自治”。他说:“我曾与许多廉政公署的高级行政人员讨论这一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大家一致认为,‘港人治港’的程度比任何时候都高。”
《基本法》中规定,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普选。“这将是港人要解决的问题”,谢鉴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由港人来实现”。他表明“要各方都达成共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对于加拿大或任何地方,都同样有难度。”
谈到十年感受最深刻的变化,谢鉴波认为有三。首先,“有中国内地高增长的经济带动,香港的经济实力前所未有的强劲,吸引更多外商营商和投资。”其次,污染严重了。“一九七九年,我第一次来港,当时万里晴空。环境保护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说到这,谢鉴波表情严肃。
但是当说到变化之三,他脸上重新绽放了笑容。“香港更加国际化了。”他说,香港已跻身到伦敦、纽约等为数不多的国际都市的队列中。回归前,英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活跃于香港,而今法国、德国、瑞典等来自世界各地的面孔随处可见。除了金融服务业以外,高端时尚产品、时装等其他行业也欣欣向荣。
谢鉴波犹忆回归前一段时间,香港曾笼罩着一些对未来的“不确定”气氛。一九九四年有四万港人移民加国。白驹过隙,近年来,港人回流者众。
因此他指出,居民在大洋两岸的流动,使两地产生了密切的联系,随之而来的是更密切的经济合作。香港现有二十五万持加拿大户籍的居民,百分之十六的港人有加拿大亲属。往返港加的航班,每天总是客满的。“这种密切联系,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绝无仅有。”他强调。
“这个庞大的网络,为加拿大企业在香港的发展提供了人脉、资金、技术和种种机会。尤其是通过香港到中国内地做生意,变得更容易了。”
目前,有一百六十家加拿大公司在香港设立公司或者分支机构。香港是加拿大的第八大投资对象,投资额逾一百七十亿港元,谢鉴波感叹道:“这对于只有七百万人的香港,是一笔大数目!我们对香港的前景有信心。”
此外,加拿大与香港在文化领域频繁的交流活动,在谢鉴波眼中,会对中加两国的友谊起锦上添花的作用。
谢鉴波举例说,中国移民把许多传统文化带到了加拿大,如每年的龙舟比赛,丰富了当地的文化。不少加拿大艺术家来港交流、演出,如加拿大才女歌手戴安娜·卡罗尔,以及曾在香港受教育的加拿大华人画家黎沃文——用中国的笔法展现加拿大的风光,“这些交流都可以增进两国朋友对彼此的了解。”他笑言。
(责任编辑:宛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