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泰五月十五日电 (鞠成立赵宪禄)中国首届和圣柳下惠学术研讨会今天在“和圣故里”山东省新泰市召开,来自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中国二十六个省市区及马来西亚、伊朗的百名专家学者,就柳下惠生平事迹、道德思想展开学术研讨。
柳下惠,姬姓展氏,名获,字禽,又字季,谥号惠,因食邑柳下(今新泰柳里),后人称为柳下惠。柳下惠大体生活在春秋时期早中期,是早于孔子的一位文化巨人。柳下惠作为鲁国大夫,以通晓礼仪著称,坚持以礼治邦,以信修身。他曾任鲁国士师,掌管刑狱,一丝不苟,执法公正;一生三黜不怨,蒙耻救民,不离父母之邦;机智抵御强敌入侵,也反对谋伐他国;作风高洁,衣覆寒女,妪以体温,而至晓不乱。孔子称颂他是“言中伦,行中虑”的贤人,孟子赞誉他为“圣之和者”。
研讨会上,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先生认为:“对柳下惠的研究有利于在现代社会状态下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继承并借鉴传统智慧从而解决现实问题。柳下惠作为一位历史的道德楷模,人们所景仰的‘和圣’,必有许多值得挖掘和继承发扬的优秀思想。”
来自台湾的著名社会活动家陈大络说:柳下惠“和”思想对目前两岸关系有着合理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两岸同根同祖情同手足,目前的两岸交流不断深化,文化的交流尤为重要,台湾当局应顺应潮流回归到先人和文化的思想中来,把两岸人民的福祉做为最大的目标,从而最终实现两岸完全统一。
从专家学者向研讨会提交的四十多篇论文可以看出,柳下惠的贵和思想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多个方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新泰市人民政府主办,由泰安市和圣柳下惠研究院、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山东泰山染料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