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报网5月16日讯
为“南海一号”量身打造的重530吨的巨型沉井于16日中午12时左右运抵阳江打捞现场。随着沉井的抵达,“南海一号”考古打捞工作将全面展开。
据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介绍,沉井原本准备于5月6日运往打捞现场,但因为海上风浪较大,风力一度达到七八级,出于安全考虑推迟到5月8日才出发,途中又因为风浪太大,行驶至上川岛避风,直到最近两天天气好转才重新向目的地出发。
打捞现场的工作人员说,最近因为海上风浪大,确保沉井放下后不发生漂移的12根定位桩目前还没开始打,如果顺利的话,打这12根定位桩需要两三天时间,完成打桩后,巨型沉井将顺着这些定位桩缓慢地潜入海底。“南海一号”为南宋时期商船,沉没于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舱内保存文物总数估计为6-8万件。
“南海一号”沉没海底800多年,历经海水的冲刷、腐蚀,船体已非常脆弱,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古船及船上文物,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特别设计了“整体打捞”的方案。打捞的关键就在于制作一个巨型沉井,将沉井压入海底淤泥后,整体罩住沉船及其周围淤泥,然后再从沉井底部穿引36根钢梁,形成一个密封的“钢箱”,最后把“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出水。
由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历时一个多月设计和制造的沉井呈长方形,长35.7米,宽14.4米,高12米,重达530吨,有望于7月左右将“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出水。(赖少芬)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