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同济大学,最近过一百岁生日,检点其累累硕果,让人惊叹连连。
不说别的,单说造桥,全国建成和在建的60座主跨400米以上的桥梁,有同济大学参与设计建造的,就有43座,占了七成以上。至于有同济毕业生参与的,就更多了。
至于上海的建设与发展,同济更与之相携共舞。当地政府把同济当成了“香饽饽”,围绕着同济校区,一个新的知识经济产业基地冉冉升起。
学科链结合产业链,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产业需求,让大学与祖国建设同舟共济、同步发展——这是一种神奇的“同济效应”。
同济的学术神经是敏感的。这敏感在于准确而及时地搭准国家建设的脉搏。
近年来,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济以强烈的使命感,使尽浑身解数,发挥汽车、材料、环境、海洋以及管理等多学科优势,用操作性极强的创新型学术成果鼎力支持。
在节能环保方面,面对石油耗减和白色污染突出的问题,同济专家苦苦求索,研制出零污染的新能源汽车,以及可再生的非粮作物为原料、可完全降解的新型生物质材料;当长江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整个流域未来的发展时,同济人挺身而出,组建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合作,力求为保障长江水环境安全、保护和利用长江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为长江开发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历史将会记住,在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有同济人留下的深深的足迹。
然而,“同济效应”,也面对着一些疑惑甚至不屑的目光——不就是个修桥铺路嘛!毕竟是知名大学,和企业掺和得那么深,跌份儿!这样的议论不是空穴来风。在国内院校一窝蜂都奔“国内外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而去的时候,在许多冠以“工程”字样的大学或学院纷纷改名、耻提“工程师摇篮”的时候,在以论文被引用次数论英雄、打大学排行榜的时候,以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的“同济效应”,确实被一些人打上问号。
研究型大学,当然需要。但是,我们也不能削足适履地“一刀切”,忽视甚至蔑视工程师教育。从目前情况看,工程院校的大大缩水,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瓶颈之一。同济一位学者就批评道,言必称“研究型”,有盲目照搬西方某些高等教育模式的倾向。在西方一些国家,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已经过去,而中国却方兴未艾。各地每年仍然斥巨资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可是,巨额投入远没有带来应有的效益,甚至在一些地方,还造成巨大的浪费,极大地消耗了改革开放的成果,阻滞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究其原因,这和我国工程师人才的匮乏,工程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强有力的设计与执行力,有极大的关联。
从这个层面看,“同济效应”就极为难能可贵。
当一所大学,洒脱地走出象牙塔,将自己的创新激情和科学理性,将自己才情四溢的学子,丝丝入扣地融入一座城市的长高、一条大河的奔流、一片天空的澄澈,这难道不是最具时代精神、最有学术价值的天作之合吗?
人民论坛邮址:plun@peopledaily.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