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两次传递过奥运圣火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刘翔,另一个就是李舒。李舒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研究生,从童年开始,她就和奥运结下了不解之缘。
6岁时,李舒就开始看奥运比赛,那年的奥运主题曲“手拉手”至今仍是她的最爱。1992年以后的奥运会,她更是几乎场场不落地观看。因为妈妈在兰州市体委工作,从小在体委院里长大的李舒天天看着运动员训练、拿成绩,自己从小也练习体操,这些都激发了李舒对体育、对奥运的热爱。
2004年,奥运圣火第一次在全球传递。李舒在电视上看到三星公司在选拔火炬手,抱着“重在参与”的态度报了名。她在报名时的短文里抒发了自己对奥运的情感,阐述了对奥运精神的理解,深深打动了网友、评委和主办方,顺利通过初选。此后,在几轮面试中,李舒凭借流畅大方的表达、敏捷缜密的思维、青春靓丽的外形以及丰富的奥运知识脱颖而出,最终成为雅典奥运会三星火炬手中唯一的大学生代表。
李舒一直认为,2004年6月9日是她生命中最值得珍藏的日子。那天,她第一次亲手举起了奥运圣火,从北京大学东南门传递到百年纪念讲堂。刚拿到火炬的时候她脑子里一片空白,甚至问自己:难道万众瞩目的奥运圣火此刻真的在我的手中吗?李舒说,正是那一瞬间,一个梦想从她的心底升腾,那就是希望自己能够连续传递三届奥运会的圣火,从希腊雅典到意大利都灵,最后回到中国北京。李舒希望自己能代表中国大学生,将奥运圣火带回这片深爱的土地。
2005年夏天,李舒看到三星都灵冬奥会火炬手招募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再次报名。由于在决赛中出色的表现,李舒被评为“最佳选手”。就在李舒乐观地认为自己将顺利地实现第二次成为火炬手的梦想时,现实却和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由于李舒所在的团队在拓展训练中以微弱的劣势落败,他们遭遇了集体淘汰。
在火炬手揭晓典礼上,李舒被邀请参加现场访谈,没想到,这却成了事情的转机。在访谈中,李舒的发言饱含着对奥运、对体育的真情实感,说到最后,想到自己的梦想不再,她的声音有了几分哽咽,但脸上依然保持微笑,“我离自己的梦想只有咫尺之遥,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如果我不幸落选,也并不意味着我奥林匹克梦想的终结,我会勇敢地继续追逐下去。我会自费去意大利为今天所有胜出的兄弟姐妹们加油助威。”
李舒对于奥运的执著和热爱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就在李舒为自己梦想的破灭而泪洒晚会现场,火炬手们纷纷用拥抱表达对她的惋惜与鼓励时,三星公司的高层和几位世界冠军正在贵宾室酝酿着一个重要的计划。
几分钟后,三星送给李舒一个大大的惊喜:鉴于李舒对奥运的挚爱和她在选拔中的优异表现,特批给李舒一个原本用来邀请社会名流的火炬手名额,使她得以作为火炬手和其他25名选手一起前往威尼斯传递都灵奥运圣火。
虽然是第二次传递圣火,但李舒仍兴奋不已。在她看来,在国外传递圣火代表的是中国的形象,因为中国是下一届东道主,应该展示中国人的奥运精神。因此,李舒特意带了一面国旗。一下车,她便将国旗拿出来高高举起。李舒说:“我举出国旗的那一瞬间非常自豪,而且周围很多人都非常热情,甚至有一些市民要求和国旗合影。很多人都对我们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北京,好样的!”
有着两次奥运火炬手的光环,李舒却十分低调,从不主动和别人说起自己的经历。她刚上研究生时,已经完成了雅典奥运的圣火传递,并且被确认为都灵奥运的火炬手,但是直到她从意大利回来,因为许久没见到她,班上的同学在谈论中才知道她的这些经历。在李舒看来,参加奥运圣火传递只是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增加了人生阅历,完全是出于对奥运梦想的追求热爱,而并不是像参加一些选秀节目,是为了出名或者谋求事业的跳板。
参加奥运圣火的传递的确也给李舒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她认识了很多人,也有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经常参加一些奥运公益活动。现在,李舒正和一些火炬手商议,把他们的奥运经历写成书,并且把书稿的收入用来赞助山区的孩子,让他们到北京来看奥运。
李舒说,她还会申请当2008年的奥运火炬手,代表中国的普通老百姓第三次传递奥运圣火,实现自己的梦想。
李舒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都灵冬奥会火炬手选拔中,一位选手告诉她:“我今天见到了你,才知道,原来我真的可以离自己的梦想很近。”李舒认为,这才是自己的火炬手经历最重要的意义,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颗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弘扬奥林匹克文化的火种,让大家都知道,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