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了一瓶车用香水放在车内,结果一坐到车内就觉得胸闷、头晕,原来是新买的车用香水惹的祸。”在郑州某置业公司工作的徐女士提起这事,就一肚子的火。“当初买时,我见香水瓶的包装全是外文,就听信了店员的话,以为自己占便宜淘到一瓶进口香水,到头来却是一瓶劣质香水。
在琳琅满目的汽车装饰品市场,不少汽车美容装饰用品的外包装没有任何中文标志,或是日文,或是韩文,或是英文……这不仅让消费者看不明白,而且很容易被蒙骗。
外包装鲜见中文标志
目前,在郑州市场上充斥着不少基本标志不全的汽车美容装饰用品。近日,记者在一家汽车装饰店里,看到几款固体车蜡,外包装上全是日文,店员告诉记者:“这是进口蜡,效果很好。”当记者提出,看不懂上面的文字不知如何使用时,店员表示:“和一般车蜡一样,就是在车漆上打就可以。”至于有什么注意事项,店员说:“那就不太清楚了。”
随后记者在另一家汽车装饰用品店内看到,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车用香水,从一二十元的国产香水到几百元的进口香水,记者仔细“挑选”起来。从包装上的文字来看,多为日文,也有一些中文,而这些文字仅仅标示“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有几款卡通造型的汽车香水,上面还挂有“迪斯尼”标牌,但是记者发现在汽车香水盒的背面全部都是日文和英文,店主解释说这是进口货,还没来得及贴中文标志,但记者在包装盒底部却发现“MADEIN CHINA”(中国制造)。
在记者走访调查中,不仅是汽车香水、车蜡类的装饰品的包装存在着类似问题,一些汽车改装件、汽车电子用品、太阳膜等,包装上也是中文、日文或英文夹杂,有的汽车装饰用品包装上甚至看不到任何中文标志,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更难找到。
穿“洋装”缘于高利润
消费者看不懂,经销商解释不清,那么,为何汽车美容装饰用品那么喜欢穿“洋装”?
对此,河南汽车用品行业协会赵秘书长告诉记者,造成汽车美容装饰用品穿“洋装”的原因,大致有三种,其一,一些进口的产品是在国内组装或分装的,但却没有明确标示;其二,国外汽车用品厂家希望开拓中国市场,但目前还缺乏相关国内认证;其三,一些国产商品采用国外包装,以提高身价。
除此之外,穿“洋装”的背后则有着巨大的利益驱动在“作怪”。“价格低廉的国产汽车装饰用品一旦穿上‘洋装’,身价就会倍增。”在汽车美容装饰行业工作的高先生私下向记者透露,以国产香水为例,低档香水进价只有3~5元,但换上个包装,立刻能卖到上百元。他表示,“中国人买东西喜欢看包装,只要打着进口旗号,就能卖个好价钱。”很明显,一些汽车用品商正是看准了消费者的“崇洋”心理。“这种做法,其实已是汽车美容装饰业的一个潜规则。”一位业内专家更如此直言。
如何辨别真假“洋货”
如何辨别这些真假洋货,让消费者避开这些潜规则,明明白白消费呢?
“正规的进口商品有20多位国际码,国际码可以通过电子扫描,而假的进口商品的国际码,往往不太清晰无法扫描。同时,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进口汽车装饰用品,外包装上虽然大多是外文,但上面一般都贴有打印的中文标签。”奥德巴克斯郑州万通广场店店长高源告诉记者,“由于一些国外汽车用品厂商生产的汽车精品装饰,没有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大多是本土生产销售商品,直接通过中国的贸易公司进口过来,中国的贸易公司会在商品上贴上打印的中文标志、产品说明等。”
“汽车用品行业协会已在汽车香水、护理、氙气大灯等用品上,开始采用统一‘正品标志’,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商品上有无‘正品标志’来判断。”赵秘书长还表示,消费者还可以查看经销商是否有某商品的授权证书,正规进口商品则还应有海关相关进口手续。比如,进口太阳膜应该有厂家的认证证书、海关手续,而且有保质期,比较规范。
汽车美容政策有望规范
事实上,除了让消费者提高辨别能力外,很显然,汽车用品市场更需要相关政策、法规来进一步规范。
对此,汽车装饰及用品专业委员会主任吴海指出,目前汽车后市场的确存在着这些问题,一些汽车用品以进口品牌的名义,糊弄消费者;或者假冒一些名牌产品,对被仿冒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吴海同时表示,由于现行的产品国家标准一时还不能马上出台,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很有必要对现行的一些汽车用品采取标志管理+备案管理的方法,对于所有进口的产品必须有很明确的中文标志:品名、规格、厂址等,并要进入备案登记,做到有据可查。如进口产品无此标志,则有关部门可将其判断为不合格产品。
据悉,在《汽车美容装饰业经营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已明确要求,汽车美容装饰用品店所出售的商品外包装上应用中文标明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厂名厂址,产品必须附上生产厂的出厂检验合格证。如果所销售的商品为进口的产品,应在包装上用中文标明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原产地等,如属于国内组装,国内分装的商品,应明确标示。(解元利)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