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是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6周年。献给这个纪念日的大礼,宽慰人心——由昆曲“巾生魁首”汪世瑜和话剧界“翘楚”林兆华联合导演、南昆青年优秀演员担纲主演的厅堂版《牡丹亭》,自5月18日晚开始在北京东四十条立交桥西南角有着600年历史的皇家粮仓驻场演出。无论是“原真要素”的拿捏揣摩,还是文化传承的精深追求,从5月18日起将在北京长年驻演的厅堂版《牡丹亭》的上演,对“气候转暖”的昆曲艺术的保护,是举足轻重的一步推进,对处于进行时中的我国丰富复杂的“非遗”保护应有启示。
昆曲在宁沪线上有限的热度如何扩散传播到北方地区尤其是首都北京?厅堂版《牡丹亭》在京驻场演出,解决了百闻不如一见的难题
据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副处长吕育忠介绍,昆曲艺术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后,在政府财政每年1000万专项资金的资助和扶持下,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效果非常明显,“目前国内的七大昆曲院团的创作十分活跃,每年有大量的戏在排演,忙得不得了”!
在众多演出中,台湾作家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台湾投资的《长生殿》和南京昆曲院的《桃花扇》曾经在海内外引起极大轰动。但是,昆曲的这种“热度”近年来一直在宁沪线徘徊,而在首都北京,昆曲的“国剧”地位始终没有建立。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汪世瑜就此在题为《昆曲应该在北京长期驻演》的提案中,提出昆曲在“解决了生存和温饱”之后应该继续发展并驻演首都,引起方方面面的讨论。
“丝弦婉转,曲笛幽咽,昆曲的这一古雅美感不仅要保存在‘非遗’保护博物馆里,更要复活在舞台上,复活在当下文化生活中,要为保护文化遗产培植生态环境。”尽管过程坎坷,但普罗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翔豪情不减。“老外”到了中国的首都北京,除了逛长城,吃烤鸭,还将如何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化氛围里,近距离地真切地欣赏中国文化,应是“中国文化之行”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也是排演厅堂版《牡丹亭》的初衷。”王翔承认。
由普罗文化有限公司投资,以南昆北上为基础,由昆曲“头牌”汪世瑜亲自执导,极富艺术创造力的话剧界“长青树”林兆华坦然屈居第二的一流创作班底,悄然成立。
一个古老的建筑与一个古老的戏曲结合,能否释放巨大的文化能量,艺术本体起决定作用。传统艺术只有具备国际化的文化品质,才具有“新时尚”的魅力和张力
“既然做昆曲,必选《牡丹亭》,是由于它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崇高名望,也是因为它无法湮没的才情,更因为它讲述了一个具有永恒美感的爱情传奇。《牡丹亭》是最能体现昆曲精致浪漫的一本戏文。”王翔说。无数版本珠玉在前,厅堂版《牡丹亭》如何能保持卓越品质?在反复思考之后,“文化复归”这个词刷新了所有人的思路:抛弃从清末以来的舞台式昆曲表演,首次回归明代昆曲原生态的“家班”形式,在皇家粮仓的古拙空间,复生明代传奇剧目的悲欢离合。
戏剧的艺术感染力来源于人物与情感的冲突,原始的折子戏常常只能停留在对昆曲艺术的文人式把玩的审美层面,而故事本身的戏剧张力缺失殆尽;全本连台的演出方式由于时间冗长,也给当代观众的欣赏带来巨大压力。基于此,厅堂版《牡丹亭》的演出时间目前控制在两小时内,由原始版本的55出减到27出,规避了折子戏与全本连台的弊端,同时兼顾原著的曲词格调,“不动曲牌,不加对话,枝蔓大删,雅致不伤”是汪世瑜对剧本的原则把关。
皇家粮仓坐落在北京东二环内的南新仓文化社区,这座比故宫还年长10岁、俯瞰过明清24代君王的古仓空间恢弘,有着令人惊讶的奇佳声学效果。《牡丹亭》的这个演出场所,打破了自民国以来中国戏曲舞台三面墙的因袭,厅堂式的表演舞台,没有麦克风和扬声器,完全通过演员的“真”嗓和身段发掘昆曲的舞台魅力。观众抬头仰头可视旦角莲步,低头裙裾暗香扑鼻;大到桌、椅,小到铜镜、笔墨、纸张,都是真材实料地“高仿”。艺术的真实是细节的真实,在细节的考究中,演员的真实功夫纤毫毕现。
厅堂版《牡丹亭》“原真”元素的讲究,对传统文化的精致并深入的开掘,为中国大量已经被异化或正在被异化的“非遗”保护带来了深刻启示
昆曲最原始演出样式来自江南的私家园林,演出的舞台多是没有隔离感的厅堂式戏台,在民国晚期,中国戏曲的演出开始从传统的戏台向三面墙的舞台进化。复归“厅堂”样式,是厅堂版《牡丹亭》的审美贡献。厅堂版《牡丹亭》无论从演员的表演程式、服装造型、舞美设计、音乐编配,都竭力体现“原真性特色”。这一“原真”与其说是当代昆曲舞台演出的“矫正”,不如说是一种对文化的追求,并因为这一精致和深入的追求,得到专业领域的普遍赞誉。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除了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风土人情、工艺制作的民间传承之外,具有专业文化背景的人士对典籍艺术的科学化和学术化整理,是首要而重要的关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行之久远”地保护,正处于实践探讨阶段,厅堂版《牡丹亭》富有活态性的“示范”,难免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