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残疾人比赛挺好看的。”很多看过残运会比赛的观众,发出由衷的感叹。
残运会所有比赛都免费向观众开放。连日来,残运会的看台上人头攒动,不少赛场甚至人满为患,以致观众需要排队等待下一场比赛。
我国有8200多万残疾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面对生活,这个群体有着特殊的困难,要鼓起他们生活的勇气,一方面需要他们树立自强的信念,另一方面,则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关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似乎很少注意到残疾人的存在。残运会也因此成为一扇窗口,通过残运会,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残疾人、关注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来自北京的志愿者赵荣说:“来残运会之前,我并不了解残疾人运动,内心深处甚至有些排斥。但当我看到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的劲头,他们在赛场下乐观开朗的状态时,我也被深深感染了。我也因此而彻底改变了对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看法。”
以往,受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残疾人大多只能呆在家里,处在“被遗忘的角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残疾人有了越来越多参与社会生活的途径。体育,既是帮助他们积极康复的途径,也是他们向全社会展示自身才能的途径。看着无臂运动员在泳池中上下翻腾,看着轮椅运动员在跑道上奋力前冲,健全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残疾人向命运发出的呐喊和挑战。
平等、参与、共享,在这个理念下,残疾人正积极克服自身困难,尽力融入社会;同样,健全人也应当张开双臂,去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创造积极条件。这种条件,不只是城市的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的修建;在人们的心中,同样需要“无障碍”的空间去接纳残疾人。如果说以前,这种“心灵的障碍”是因为对残疾人不了解所致,那么如今,正有越来越多的途径帮助健全人去了解残疾人。从“千手观音”到残运赛场,随着了解的深入,“融合”的趋势也越发明显。这不仅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同样需要健全人融入残疾人的世界,这是一种双向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一把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尺正越长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