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金山(右)接受张金岭采访。 李岩侠 摄
在泰安,葛金山说不上是多么有地位的人,但怎么说也是个打理着八九十人的公司的总经理。有的人如果有了这个“地位”,身后一定会有提着包拿着茶杯的随从,但这位36岁的老板,咋看咋不像个老板,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有点“乡气”。
我是在小山沟里长大的
5月17日,记者在泰安见到了葛金山,谈话是从葛金山和闫晶波的相识开始的。
张金岭(以下简称张):最早认识闫晶波时,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葛金山(以下简称葛):我是今年1月在公司招聘面试现场认识闫晶波的。他是个农村孩子,家里很穷,还有两个妹妹。他自己说,他平时舍不得花父母给的钱,就去打工,发过传单,卖过手套和袜子,干过家电临时促销。在学校的生活,基本上靠奖学金、学校的补助和打工赚的钱。通过面试后,闫晶波春节后来公司实习,很快就发现了白血病。
张:闫晶波只是来实习,他的病和公司没有任何关系,你是怎么开始帮助他的?
葛:一开始的确觉得没关系。听说闫晶波查出了白血病,我只是派人去看望了一下。当时的想法是,既然是白血病,肯定是不治之症,等于判了死刑,看望他只是个礼节,看望之后也就没他的消息了。没想到“五一”前几天,他的父母到公司来求助,我才知道如果有足够的手术费,病就能治好。这下触动了我。既然病能治好,如果因为钱的问题耽误了,就太可惜了。我就让公司的人给闫的父母打电话,答应一定帮助他们。当时根本没有考虑怎么帮,就先答应下来了,答应之后怎么办,还真不知道。
张:如果你是在大都市里长大的,你对这件事会不会反应这么快?
葛:可能不会吧。我是在沂水县的小山沟里长大的,是那种真正的小山沟,四面环山只有一条小道可以出村,祖辈都是农民,家里也很穷,所以我很清楚他的父母现在是怎么想的。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供孩子考上大学,当然想着孩子快出来工作挣钱,能供两个妹妹读书。我一下子就能想到他们那种绝望的心情,一下子就能想到他们的那种境况。他们能来找我,说明他们确实陷入了绝境,走投无路了。
建一个基金,帮助更多的人
张:事实上,社会上和闫晶波境况一样的人有不少,他们有的可能比闫晶波更需要帮助,如果你根本就不认识闫晶波,会这样帮他吗?
葛:说实话,可能不会。对那些离我很远的人,我可能只会表示同情,也会献爱心。但是闫晶波离我太近了,认识他,了解他,更重要的是通过努力可以救他的命,而且太有把握了,不就是缺钱吗?这是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况且我的公司在发展,情况只能越来越好。我发动公司员工捐款的时候,有的员工主动提出来“五一”不出去玩了,把钱捐出来,“五一”不放假,再干点事赚点钱,再多捐点。这大大地鼓励了我。
张:你对闫晶波的帮助有没有上限,比如帮到什么情况为止?
葛:我的想法就是要救他的命,其他的还真没多想。什么截止日期,筹多少钱算完,还真没这样想。我想过,即使真的筹不够手术费,我也不会袖手旁观,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大。闫晶波手术之后,病好了,公司愿意接受他来工作。闫的父母也说,要让三个孩子将来都到公司里来干。闫晶波手术后可能仍然需要一定的费用,这我考虑到了。我对公司的发展有信心,当然,万一公司不行了,真的很难想以后会怎么办。
张:在这个过程中,你听没听到过不同的意见?
葛:身边人对我有过善意的提醒。公司有的职工对我说,尽了心就可以了,良心过去就行了,我的想法是,难道尽了爱心就行了吗?难道只满足于献爱心就能救他的命了吗?现在就是要救他的命。
张:这件事之后,万一有人来向你寻求类似的帮助,你怎么应对?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地方已经出现过,比如南京有人向慈善者“索捐”,给捐款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个事情不知你想过没有?
葛:认真对待,尽自己的力量吧。都来也不现实,也不至于吧。我能做到什么程度,很难说。不过这件事提醒我,救闫晶波只是救了一个人,的确有很多和闫晶波一样的人需要帮助。我现在想,公司能不能开发一种爱心饲料产品,每卖出去一袋饲料,就拿出一定比例的收入,做成一个基金,积累起来,用来帮助更多的人。办这个事的法律程序我已经咨询过了,尽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