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国家间“网络战”开战?
综合新华社电 4月末,爱沙尼亚当局迁移前苏联红军纪念雕像引发的外交风波虽然表面上趋于平静,但近几周以来网络上的交锋却暗流汹涌,一浪高过一浪。爱沙尼亚重要的政府、银行、媒体网站都遭遇空前的黑客攻击,甚至一度被迫关闭。
连续三波网络攻击
据英国《卫报》5月17日报道,自4月27日爱沙尼亚拆除苏军雕像以来,该国总统和议会的官方网站、政府各大部门网站、政党网站的访问量就突然激增,服务器由于过于拥挤而陷于瘫痪。全国6大新闻机构中有3家遭到攻击,此外还有两家全国最大的银行和多家从事通讯业务的公司网站纷纷中招。为了安全起见,受到攻击的网站曾一度完全关闭,后来又恢复了国内用户的进入通道,但来自国外网址的用户仍持续受限。目前还不清楚具体造成了多少损失。
据统计,黑客们发动了三轮进攻。第一轮是从4月27日开始,至5月3日达到高潮。第二轮是在5月8日至9日期间,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俄罗斯社会最重要的节日,普京总统在当天发表演讲严厉谴责了亵渎二战英雄纪念碑的行为。第三轮进攻则是本周开始的,预计将在18日的俄欧峰会召开期间达到空前的规模。
北约矛头直指俄
爱沙尼亚当局认为这次空前的“网络战”是一次典型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爱沙尼亚的网络安全专家表示,根据网址来判断,虽然火力点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大部分来自俄罗斯,甚至有些来自俄政府机构,这在初期表现尤为显著。其中一名组织进攻的黑客高手甚至可能与俄罗斯安全机构有关联。
爱沙尼亚《邮政时报》的编辑科普利表示:“网络攻击来自俄罗斯,毫无疑问。这是政治性的。”该报网站受到攻击后,已经关闭了国外用户通道有一周时间了,截至16日晚仍未恢复。
(欧志彬/编制)
try showAd(3,0,1); catch(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