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晚报网5月18日讯
女大学生小莉因找工作屡屡受挫,就找路边算命先生问其究竟。当从算命先生口里得知目前困境是她命运不好而造成时,她备受打击,萌生了轻生念头!
一天晚上,情绪极其低落的她,乘男友外出之际,留下一封遗书后,在自己的房间里上吊自杀……
夜深人静传来救命声
5月13日晚上12点多,海口市凤翔路某大厦像往常一样,告别白天的喧闹渐渐变的安静起来,大多数居民都已经进入了梦乡。
住在大厦6楼的刘梓仔细一听,发现呼救声就在他家的隔壁,他来不及多想什么,就冲到隔壁邻居家,眼前的一切让他大吃一惊,只见一名年轻女子,用一条窗帘缠住自己的脖子,挂在窗梁上,旁边的一名男子由于受到惊吓已不知所措。刘梓见状,立即跑过去,一把抱住挂在窗梁上的女子,快速将其解了下来。直到这时,受到惊吓的男子才反应过来,在刘梓的帮助下,将该女子背下楼,打车直奔附近解放军第一八七中心医院。
医护人员问明情况后,立即展开抢救,经过一个多小时治疗,该女子才苏醒过来。事发次日的上午,该女子终于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文凭没有带来好运
记者得知情况后,随即赶到事发地。女子的男朋友蔡先生接受了记者采访。蔡先生气愤而又无奈地对记者说:“都是算命先生惹的祸!”
蔡先生告诉记者,他是福建人,今年30岁,在海南一家公司上班。上大学时,他认识了女友小莉,经过几年的相处,他们确定了恋爱关系。4年前,小莉顺利从福建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当时两人非常高兴,以为找一个好工作没有问题了。毕业一段时间后,小莉就奔波于各个职场开始找工作。由于她所学的是医疗专业,自认为这是一个热门,一开始对那些小医院根本不屑一顾。转眼间几个月过去了,小莉没有找到一家大医院。
海口找不到,就到内地去找,小莉没有泄气。去年4月,她离开海口,先后到广州、长沙、厦门等地找工作。可一晃一年时间过去了,几个城市并没有给她带来好运。今年4月20日,在男朋友的要求下,筋疲力尽的她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海口。
目中无人被炒鱿鱼
面对海口这熟悉的一切,小莉当初那种高傲的心情已荡然无存,残酷的现实也让她不得不面对。在男朋友的劝说下,一个月后,她在海口一家民营医院找到了一份工作。新的岗位也让她兴奋了一阵子,她也打算干一段时间再说,由于她有本科文凭,这家医院对她非常器重,尽量让她发挥所长。也许是医院肯定了她的能力,不久她的性格又发生了变化。开始把身边的同事不放在眼里,接下来,连医院领导也不屑一顾。
由于她目中无人,工作中有些问题也不能和同事沟通,最终导致一起医疗事故,医院一怒之下,炒了她的鱿鱼。离开这家医院,她先后又去了另外几家医院,都因种种原因,最终都失去了工作,成了一名无业人员。
轻信算命险丢人命
在采访中,小莉说,她失业后就呆在家里。也许是受到了这么多打击,她渐渐地变得忧郁起来,有时一个人在家独自流泪。
今年“五一”黄金周,蔡先生想让小莉的心情有所改善,就带她去广西桂林玩了一趟。在桂林象鼻山公园前,小莉看见有几个算命先生在那里给人算命,她就走了过去。一名留着长须操着安徽口音的老者热情接待了她。
据蔡先生回忆,小莉报过生日后,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连说不好。称小莉命运不好,才导致工作受挫。最后,算命先生还说现在这种情况才刚刚开始,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如果要想事业一帆风顺,就必须按照他的指示才能消灾,但这得付一笔钱。听算命先生说的越来越玄乎,蔡先生本想让小莉开开心,没想到算命先生竟这样胡说八道。没有等小莉说什么,蔡先生就拉起小莉离去。可是,小莉听了算命先生的一席话后,再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心里更加难过了。于是,他们很快结束了桂林之旅回到了海口。让蔡先生没有想到的是,自从听了算命先生的话以后,小莉更是愁眉不展了。
千万不能相信迷信
海南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刘老师介绍,小莉的这种愚昧的做法,也许是个例,但若和近日某媒体刊登一篇大学生跳楼事件联系起来,就值得关注了!他说,内地曾有一社会科学院对国内具有代表性城市的大中小学生,就“科学素养”问题做了一个全面的调查,在调查结果中,对于“算命是否科学”的一项数据显示,46.7%的学生认为算命是科学的。刘老师说,当时调查范围覆盖了华东、华南和华中等地区,发放问卷3200份,回收3100多份。对于这样的结果,连领导这次调查的导师都不得不摇着头表示,这说明中国学生的迷信程度还是很高的。
海南师范大学社科部符主任说,在现代高度社会,仍旧还有人相信迷信,尤其是像小莉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但相信迷信,还差点因为相信迷信而失去生命,实在是一种低级的愚昧。这种想法,其实是一种虚荣的心理在作祟,他们都认为自己拥有高学历,不论哪方面都胜人一筹,往往是自高自大,时间一长就有了一种高傲心理,当挫折来临后,他们不去面对,而认为是命运所致,相信迷信,丧失奋进的动力。
解放军第一八七中心医院专家组医生邓国平说,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之所以有一部分高学历人员认为迷信是准确的,是因为与其自身的自我心理暗示是分不开的。就是说,在受到外界迷信的干扰下,人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它所带给个人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可能会导致人在行为时不自觉地按预测结果去做,于是人的行为的结果就与预测的结果相符了,也就导致人们更加相信它,下一次还倾向于迷信行为的反复,而这类行为的一再反复就会导致人们越来越相信它。(苏东华张书松)
(来源:生活服务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