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20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载文说,看到丁大卫和卢安克这两位“洋雷锋”的事迹后,相信雷锋平凡却也英雄的事迹是真实的,因为他们的善举义行已经超越了雷锋。原文摘录如下:
自从毛泽东在1963年3月5日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普通一兵”就成了中国人民的道德楷模。
在那政治挂帅的红色中国,“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的嘹亮歌声,响遍了每间课室,响遍了每个车间,响遍了每个角落。可是,随着歌声的越唱越响,雷锋的形象却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越来越遥不可企及了。
经济挂帅的当代中国,拜金主义光芒万丈,理想主义黯淡无光,歌颂雷锋的歌声也成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太古遗音”。
无论是当年还是现今,大人挂在嘴边的“雷锋同志”和小孩子心目中的“雷锋叔叔”都是形象高大的道德楷模,一般人只能也只敢以他作为学习榜样,能学到五成已经很不错,要超越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可是,却有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美国人硬是不信邪,在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拿他和雷锋相提并论时,说了句让在场的中国人的心灵都震撼得鸦雀无声的话:“还真有点儿像。只是,雷锋挺平常的,他只是一个凭良心做事的人,这样的人不应该只有一个,每个人都应该做得到的!”
好一句“雷锋挺平常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了四十多年,可真正能像雷锋那样凭良心做事,甘于平淡,甘于做“普通一兵”的各级干部,又有多少呢?
这个把雷锋视为平常人的美国人,就是从1994年就到中国教书的弗吉尼亚州威廉马莉大学国际研究专业学士、肯达基州艾斯贝利研究院古典文学硕士丁大卫(DavidDeems)。
“洋雷锋”主动要求减薪
“洋雷锋”丁大卫的故事大致如下:1994年初,去香港度假的大卫结识了名叫马丽的中国女士,两人相谈甚欢,大卫就跟随马丽到珠海的一所私立学校担任英语教师。后来,他又转到潮汕地区教了一段时间的书,在1998年底远赴甘肃兰州西北民族学院应聘当大学教师,1999年至今,专职到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做基础教育义务助学工作。
最令人感动的是,丁大卫到兰州西北民族学院应聘时,校方给他的工资是每月1200元(人民币,下同),大卫了解到自己的工资比其他教师来得高,就主动找校领导,要求把他的工资降到900元。学校一再坚持,大卫不让,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学校给他每月950元。
我想,主动要求雇主给自己降低薪金的人,不会太多吧。现在,丁大卫的工资更少,只有500元左右,因为他不在大学教书,而是到东乡县当义务教师,教小孩子去了。现在,和他一起在东乡“挨穷”的还有另一个美国人,就是原本也是到中国从事义务教学,后来成了他的妻子的韩诗蝶。
韩诗蝶刚嫁到东乡时,是和丁大卫挤在县教育局大卫的办公室内,后来实在太挤了,丁大卫就在县城里租了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安顿下来。现在夫妻俩就靠丁大卫每月500元的收入生活,每月伙食费、邮费、交通费、房租下来,勉强够花。
和丁大卫同龄,一样是1968年出生的德国人卢安克(Eckart Loewe),是另一位被中国人称为“洋雷锋”的外籍教师。、
卢安克在1990年到中国旅游后,爱上了中国,后来到南京的东南大学和中国学生一起生活,因想跟中国学生同住,又转往广西的农业大学。1997年,他在南宁的一所残疾人学校义务教德文,因没办下就业证,被公安局罚款3000元。
1999年他又从德国回到广西,在河池地区一所县中学当初中老师,因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家长们有意见,学校把他开除了。为了能在贫困学校免费当老师,卢安克在广西外经贸委注册成立了就他一个人的办事处,自己派自己当老师,先后到了广西阳朔县兴坪镇大坪子八一初中和东兰县隘洞镇的初中教书。
2001年开始,他到广西最穷最偏僻的东兰县坡拉乡广拉村。这是个不通电话、不通公路、只会讲壮族土语的山村。在那里,卢安克教导村童讲普通话、学文化。
这些年来,卢安克无怨无悔地在边远山区义务教育,拒绝名利,将自己的积蓄和德国家人的资助全部投入所从事的工作,屡遭磨难误解,依然无怨无悔,赢得当地民众信赖并感动舆论。
2006年,协助卢安克进入中国的德国“华德福教育基金”广西办事处,因到期未获延续而关门,他为能继续留在中国,向中国驻德大使馆申请加入中国籍。
不过,按中国法例,只有在国家一级机构工作四年以上,或为中国作出特殊贡献的外国人,才合乎入籍条件,他只好在2006年8月回返德国。他的离去,曾经引起中国舆论关注,而民间呼吁他“回来”的声浪也从来没有停歇过。
我曾以为雷锋的英雄事迹只不过是宣传而已,但是从互联网上看到丁大卫和卢安克这两位“洋雷锋”的事迹后,我相信雷锋平凡却也英雄的事迹是真实的,因为丁大卫和卢安克的善举义行,已经超越了雷锋。(张从兴)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