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陈水扁又“变脸”了,嚷嚷要早日完成“大陆观光客赴台”及“货运包机直航”的协商,还放出话来说可以考虑以“城市对城市”的方式接受奥运圣火来台。他难道忘了他当时是怎样疯狂叫嚣“不需要大陆观光客”、奥运圣火路线“绝不同意”的吗?
陈水扁“翻云覆雨”惹众怒
谢克
对于民进党初选落幕后会出现一种怎样的“症候群”,人们大都已经“先知先觉”了,所以,不论扁如何费力地操弄权争的戏码,将借“内阁”人事更迭让谢“知所进退”的场景演绎得如何精彩,这场戏对人们的吸引力都已经大不如前了。
陈水扁瞎白话 政策翻云覆雨
习惯归习惯,有些细节还是颇值得人们玩味的。最具“观赏价值”的当属陈水扁期许“回锅”接任“行政院长”的张俊雄“一年当作四年用”,不但要“拼经济”,还要借助在两岸交流事务方面的丰富知识与阅历,早日完成“大陆观光客赴台”及“货运包机直航”的协商。
他可真能白话。上台7年换了6个“院长”,每次的“期许”都少不了“拼经济”,经济已经惨不忍睹,他居然还能把这句话喊出口,居然还告诉人们说“球已打到第九局,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人人都知道张俊雄上次做“院长”的一年四个月任期当中,除了强推“核四停建案”引发岛内一场政治地震外,更留下了让台湾经济成长率由正变负、股市狂跌4000多点的不光彩记录,扁居然大言不惭盛赞他是“在最不利的条件之下永远能开创出最亮丽成绩的第一人”。还有,谁都看得出张俊雄在替扁掌管两岸事务期间所干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垒墙”――不让大陆的橄榄枝伸进岛内的墙,扁居然还想要人们相信这个人能够在一夜之间“弃恶从善”,承担起“拆墙筑路”的任务。
此外,扁还放出话来说可以考虑以“城市对城市”的方式接受奥运圣火来台。他难道忘了他当时是怎样疯狂叫嚣奥运圣火路线“绝不同意”的吗?
操控权力把戏 扁只为过把瘾
政客的善变不奇怪,奇怪的是扁居然会把“信口开河”、“翻云覆雨”的伎俩演绎到如此“简单粗暴”的程度。这不是把别人都当成傻子了吗?难怪会引发众怒――岛内媒体上,有人说他是骗子,有人骂他无耻,也有人认为他就是一个只会令台湾蒙羞的政治小丑……
扁为什么要这么做?替民进党骗选票?可选民不是傻子,7年了,台湾民众真的已经习惯了,无论扁喊出什么样的口号、做出怎样的动作,都很难让他们感动和期待了,没有谁会愚蠢到再去相信一个骗了他们7年的人会在“执政”的最后一年为台海营造祥和之气,让台湾经济“乘风而起”。想让自己“历史留名”?3年前“两颗子弹”的悬案和“扁府”的连串弊案已经让他心绪难平、后怕难去了,还有地方容得下这样的“闲情逸致”?
想来想去,扁借这出戏所能达到的唯一效果就是让所有的人都明白了一个事实:民进党仍然操控在扁的手中,“行政体系”完全由扁一人主导,两岸政策更是扁一人说了算,简言之,“绿色政权”能否延续全要靠扁的能耐。
挑动族群议题 掩盖施政不力
如果还有人认为扁有可能会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弄出些“意外”来,不妨认真研读一下以下几条讯息――
一是在此次的“内阁”更迭中,最先确定留任的是在外界口碑最差、是非最多的“教育部长”杜正胜,这也是使得他成为台当局的高官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居然送走过四任“行政院长”!这在换“阁员”如走马灯的“绿色政权”里可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了。说到他的“长寿秘籍”,其实就一条:推动“去中国化”不遗余力。如果不是发现了自己在扁当局的“去中国化”行动中的使用价值,知道扁还会继续派他作大用场,他何以放出“换得了‘院长’也换不了我这个‘部长’”这般的狂言?
本周,此人在将“中正纪念堂”更名为“台湾民主纪念堂”这场闹剧中又有“出彩”表现,不仅有“执著”和强硬的态度,还有在面对台北市政府以“文物保护法”强力杯葛、无法将“中正纪念堂”的旧招牌拆下的情况下,以新招牌遮挡旧招牌来达成“正名”目的这样挖空心思的“创意”。“深绿”如愿了,陈水扁满意了,杜“部长”再干起此类的事情更有心得了,今后的这一年时间他一定会比以往更忙碌。
二是扁在谈到“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受挫的原因时,刻意强调的一点是“台湾不是一个‘国家’”。岛内分析人士指出,扁的说法实际上已经明白点出了他在最后一年任期中,将以宣扬“台湾是一个‘国家’”为主要任务。也就是说,扁将会想方设法将2008年的“政权保卫战”导入到“国家认同”的轨道,以“爱台湾”或是“卖台湾”作为绿蓝攻防的主战场,掩盖自己的施政不力,捆住国民党的手脚。因为在扁看来,这一招肯定比“抢夺两岸政策的发球权”对蓝军更有杀伤力。
三是“外交部长”黄志芳在一场记者会大肆推销所谓的“敲门理论”,明确表示,在重返国际社会的问题上委曲求全只能使台湾变成边缘人,类似的案子只要有任何一个国家支持,就有“正当性”,即使失败了也能“凸显问题”,“替未来创造机会”。
生活品质下降 民众盼出头天
谢长廷大概是看明白了,知道扁是不会在两岸问题上轻易让他“得分”的,所以,才会很“知趣”地丢下一句“两岸事务尊重陈水扁主导权”。
但是,对谢长廷来说,想要走好通向2008的路也决非易事。别的不说,单是一个身涉高捷弊案的“罩门”就够他揪心的了。初选前曝光的涉嫌收受政治献金的案子已经在本周被“最高检察署”移送特侦组检察官侦办,而苏贞昌此前也曾预言,谢长廷的官司即使初选过关,在“大选”也过不了关。虽说检方对何时传讯谢长廷到案尚无明确说法,但既然当初承办此案的检察官指谢长廷收受不当政治献金涉及图利罪嫌“应可认定”、“犯行明确”的公文已被公之于众,面对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看看检方捉摸不定的态度,再想想扁对“司法”的“影响力”,他究竟能不能顺顺当当地走完选前的这段路都还是一个未知数呢。
当然,对岛内的普通民众而言,本周最让他们关注的还有另外两件事。一件是“阁揆”换人之后,“行政院”原先提出的“大温暖大投资”计划还算不算数?开出的苏花高速公路、台南市区铁路地下化等一大堆的政策支票还能不能兑现?
还有一件事更重要。岛内民生用品纷纷调涨,唯有消费者的薪水数年不动,生活品质持续下降,大家都快撑不下去了。更可怕的是,这种情况又反过来使岛内本已相当严重的内需不振的形势进一步恶化,直接抑制经济成长,使消费者的薪资进入更长久的停滞期,给民众带来更多的痛苦。这样的恶性循环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呀?
《人民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