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坛师张毓福
家住德江县稳坪镇铁坑村的张毓福(法名张法高),现年57岁,是有名的傩坛师。张毓福祖孙三代从事傩艺,祖公张金高,父亲张玉仁,外公杨法清皆为傩艺师。
张毓福自幼受傩文化的熏陶,对傩堂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4岁开始拜师学艺,他天资聪慧,反应灵敏,记忆力强,爱唱爱跳,天真活泼,深受祖父喜爱,得到了祖父秘传。张毓福学艺非常刻苦,他获知德江傩坛多,各有其特点和各有绝技后,他先后拜了10多名名师,博众家之长,学得了较为全面的傩技、傩戏表演本领。
1990年张毓福到深圳民俗文化村演出,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世纪90年代他先后接受日本、韩国、法国、德国及省内外专家考察,并应邀赴深圳、重庆、酉阳、贵阳、铜仁及县内演出百余次。2002年5月中旬,张毓福应日本文化艺术交流会的邀请,前往日本演出,得到了日本友人的好评。
历史溯源
德江傩堂戏渊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演变,依然保留着比较原始的文化形态,德江傩堂戏在明朝已见于地方史志,说明在明代中期傩堂戏已经十分盛行。
德江傩堂戏的开坛法事中,傩艺师的唱词有“我祖原是湖南、湖北人,来到贵州显威严”。在《甘生赶考》戏中,甘生唱道:“家住湖广西连县、西湖村、甘家花园”;在《李龙》戏中,柳三自称:“家住湖南金山县柳家坪村”,杨泗称:“家住湖北思州杨家坪村”。在德江傩堂戏唱词中还经常提到“五姓之人”。据《后汉书·南蛮西夷传》载:“巴郡、南蛮郡”,本有五姓:巴氏、樊氏、覃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
艺术特征
德江县因其历史、地理、人文等诸多独特的因素,完整地保存了傩堂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括起来,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傩文化的完整性。作为最早的“傩”,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驱邪纳吉”,后来发展成“傩堂戏”,又增加了“娱人”的功能。德江县目前还有师娘教和茅山教两个教派,共130多坛坛班在进行传承和举行傩事活动,每个坛班的传承和傩事内容都包括“酬神”和“娱人”两个内容。
二、艺术表演的原始性。
傩戏要进行傩戏傩技的艺术表演,这是诸多地方傩戏的共性,而德江傩堂戏则具有其独特的古朴粗犷的个性特征,这就是原始性。首先表现在它对祭祀性活动的依赖性,进行傩戏傩技表演只有在进行傩祭活动时才有可能进行;其次是德江傩堂戏演出的剧目的原始性,德江的傩戏共有16支正戏,其中只有《关公斩蔡阳》等几支可以称之为“戏”外,其余多数都还带有傩的成分,祭祀性内容和戏还未完全剥离;第三是它的表现形式以及音乐、舞蹈、服装、道具、唱词唱腔等,都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朴、粗犷、原始的特征。
传承危机
保存至今的德江傩堂戏虽然相对完整和原始,但仍然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
一、傩堂戏的主要内容是“酬神”和“娱人”,现在人们求神的观念明显淡化,傩事活动逐步减少;先进文化的渗透,傩堂戏的“娱人”功能显得缺乏竞争能力。
二、在当代的传承链条中,十年“文革”是一个严重的断代时期。此前拜师学艺成熟的,而今都已年过古稀;拜师学艺的年轻人又很少,所以,德江傩堂戏的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三、许多物质资料,诸如文字资料、面具、神案、法器等,都十分珍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缺乏科学的保存手段,损坏严重。
四、德江傩堂戏一直是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状态,以前的拜师学艺是一种生存手段,而今随着傩事活动生存土壤的逐步消失,拜师学艺作为一种谋生的途径已不复存在。传承正在走向家庭化,而且这种家庭化的传承的继承者缺乏主动性,因而德江傩堂戏的传承面临严重危机。
主要内容
德江傩堂戏由傩祭、傩戏、傩舞、傩技四大部分组成,其中傩戏表演比例最大。
傩祭仪式:傩祭是傩艺师通过载歌载舞形式向傩公、傩婆以及傩堂中的一切神祇进行祭祀,为主家酬谢神灵、酬还良愿,并驱除邪恶、为愿主祈福。
傩戏:德江傩堂戏有正戏、插戏两类。正戏是愿主许下的专用以酬谢傩神并有还愿作用的神戏;插戏则是插正戏中间,表演空间可短可长的一类戏。德江傩堂戏共有80多支,其中正戏16支,含50多个面具人物,其它插戏可以不用戴面具表演。
傩舞:分为傩仪舞蹈和傩戏舞蹈。远古的傩舞是傩戏的前身,又和傩祭仪式、傩戏紧紧相连,不可分开。“端公”身穿法衣,在傩坛里手舞足蹈,念念有词,严肃认真、按部就班地完成仪事活动。
傩技:德江傩戏里有许多神功绝技,如开红山、上刀山、下火海、抓油锅和刀杆上定鸡等傩技。
傩堂戏音乐:德江傩戏音乐分唱腔和锣鼓曲牌,不少仪事中还有牛角、响铃、铃子等插入渲染气氛,傩仪所用唱腔系傩堂戏唱腔的本源,其来源有本地民歌,有神歌。